雯石

[香港台灣文學對話二]再現台灣:《大拇指》的旅台遊記

 《大拇指》評論台灣作家與作品、再現遊歷台灣的經驗與地方想像,其實也是這份刊物在當時試圖開展的重要面向。

IMG_4950.JPG

文/陳筱筠

培養一代人的文藝品味:《大拇指》

1980年《素葉文學》創刊,素葉是由一群文學愛好者自行集資組織而成的同人出版社,他們以出版香港作者的文學創作和評論為宗旨,這份刊物除了注重香港本地文學的發展與保存之外,有關於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學的譯介也十分重視,這些不同的關懷面向對於香港文學的本土性帶來了更多元的發展與想像。在《素葉文學》之前,素葉同人有部分也參與了香港另一份綜合性刊物《大拇指》,《大拇指》同樣作為培植本地文學、推動香港文學創作的刊物,它在1980年代的發行過程及其所拓展出來的文學空間也值得我們留意。

文學刊物 《素葉文學》

文學刊物 《素葉文學》

1975年《大拇指》創刊,一開始是以周報的形式固定在每個星期五出版,之後曾改為半月刊和月刊。長達近12年的《大拇指》(1975.10.24~1987.02.15)在編輯規劃上採取多元的走向,開闢了文藝、書話、電影電視、藝叢、音樂、專題、時事、生活、校緣等版面,從版面的規劃與設計,我們得以看出《大拇指》除了強調文藝的推廣與培植,文化、藝術與生活時事也是這份刊物注重的面向。《大拇指》對於文藝的推廣與培植,除了展現在重視文藝創作與作品評論之外,也曾推出短篇小說徵文獎。

如果說對文藝創作與評論的重視,以及小說徵文獎所帶出的各種品味與視野,是《大拇指》努力嘗試推廣香港文學的路徑,那麼後續由由台灣遠景出版、也斯和范俊風編選的《大拇指小說選》(1978)則是讓香港文學在保存與流通上有了重要意義。另外,1978以來,《大拇指》也陸續出版作家個人的創作,包括梁秉鈞的《雷聲與蟬鳴》(1978)、鍾曉陽的《春在綠蕪中》(1983)以及肯肯的《當年確信》(1987)等作品。2013年《大拇指》成立臉書專頁,並在這一年選取了臉書上大家喜歡的文章,編製了一本手作書作為紀念。

 

梁秉鈞作品《雷聲與蟬鳴》

梁秉鈞作品《雷聲與蟬鳴》

連結香港和台灣刊載為數不少的旅台遊記

《大拇指》作為一份綜合性刊物,它除了提供香港本地作家一個創作園地、進行文藝的推廣之外,如果我們從刊物中所刊載的創作來看,《大拇指》不只把視角放在香港本地的文學,它亦拓展了香港與台灣之間的連結。1970年代《大拇指》曾引介包括黃春明、七等生、王禎和、林海音、琦君、李雙澤、陳映真、陳若曦等人的創作,創刊號更開闢了「瘂弦小輯」,由西西、小灰和何福仁特別撰文討論。《大拇指》的台港連結除了評介台灣的文學作品、作家和文學現象之外,另一個值得留意的面向是刊載創作者的旅台經驗。綜觀這些旅台遊記,即便文本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北部,台北和桃園機場也經常因為作為一個轉運站,而多次被再現於文本當中。

《大拇指》半月刊

《大拇指》半月刊

1978年《大拇指》第88期刊載了葉維廉的〈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宜蘭太平山行〉,葉維廉對於太平山的體驗,是從一個太平山的神祕傳聞開始,據去過太平山的人描述:

     纜車突破雲層,飛升入天,扶風直上九千里,披雲帶翠,衣振萬星。

十年之後他在一次機緣下終於有機會親自體驗太平山之美。這篇文章從「離開了吐著毒塵的大怪物――台北――的蠶食」寫起,之後依次由上山的順序與路徑帶領讀者感受太平山。行經北部橫貫公路,當車子在山腳曲折迴行的時候,葉維廉以入眼即景以及由顛簸山路帶來的身體感受,以詩穿插在散文中,呈現宜蘭的山與溪:

     疊疊的山谿

     彷彿是

     爭先恐後的巨靈

     你從這邊推過去

     我從那邊推過來

     逼得那不由自主的

     蘭陽溪

     不得不發揮她蛟龍的威力

     把山岳

     往兩旁大力的扇形一撥

     再猛力衝向

     太平洋

路經蘭陽溪之後,車子經過了一座廢棄火車站,那裡曾經是木材的轉運站。葉維廉想像著它過去曾經繁忙的樣貌。在遙想著過往的羅東之際,車子持續開在前去太平山的雲路上。到達登山的第一站仁澤之後,他們一行人轉搭纜車,這個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帶來了不同的視覺與身體感受,離地的興奮與驚喜感,在葉維廉筆下將之形容為如噴泉的花衝向高深的藍天與樹林。在這個高度轉換的過程中除了飛躍的上升感之外,他也連結了自己與山靈之間的關係。

這篇宜蘭記行紀錄了整趟入山過程中不同空間感的體驗、在散文中穿插現代詩與日記,文章最後更思考到人為何要登山?除了想更認識自然之外,也是為了更確認自己的位置,重新認知自我的一種方式。此外他更進一步思索,這些讓登山者得以前進與連結的索道,以及讓太平山各峰得以相連的是那些建立索道的人,在寫景之外也帶進了勞動的關懷。

1979年雯石的〈寶島遊〉則是一篇夏天的遊記隨筆。這一趟寶島遊一路經過桃園、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和花蓮,透過在台灣各地的旅遊除了呈現他眼中的台灣之外,雯石也在這個觀看台灣的過程中不時和香港進行對照,包括台北西門町之於旺角、台中中華路之於女人街、通菜街。剛離開桃園機場前往台北的途中,雯石在乘車移動的過程所見到的台北盡是複式、昏暗的樓宇,他甚至聯想到了馬尼拉。而當離開桃園進入台北,交通繁忙的景象又是另一番風景。雯石這篇簡短的遊記隨筆紀錄了1970年代末期台灣各地的樣貌,雖然只是速寫,但這些印象與感受卻同時帶出台灣的政治權力與日常生活,比方文中提到,蔣公銅像幾乎都會出現在每一座宏偉建築,無論是忠烈祠或大學堂內。

《大拇指》第一百期紀念刊

《大拇指》第一百期紀念刊

再現台灣 豐富地方的文學想象

地方的想像與真實感受這兩者之間的斷裂或對話,往往是透過旅行這樣的身體實踐而不斷被生產出來,1984年俞風刊載於《大拇指》的兩篇遊記散文即呈現了這樣的台灣印象。〈走路往金城〉描述到台南尋訪安平古堡與億載金城,但途中卻迷失了方向,走了近一小時泥濘的路,他將這一段繞路迷途的過程,連結了台灣的曲折歷史。〈載我去花蓮〉書寫農曆新年與友人們在日月潭停留之後決定前往花蓮。但這篇散文卻未直接書寫花蓮,而是把焦點放在前往花蓮之前的這一段經驗。新年假期前往花蓮的旅客絡繹不絕,俞風花了多數的篇幅描寫與當地司機的殺價以及因觀光所帶來的哄抬房價。這一趟實際走訪花蓮的經驗,和俞風一開始在文章開頭提到,對花蓮的想像是楊牧的「但知每一片波浪都從花蓮開始」,產生了巨大的斷裂以及對於地方浪漫化的崩解。

過去我們談論《大拇指》時,多半會強調這份刊物在培植本地文學或是本土性的建構這兩個特點,然而若從其刊載的文本和相關規劃的專輯來看,《大拇指》評論台灣作家與作品、再現遊歷台灣的經驗與地方想像,其實也是這份刊物在當時試圖開展的重要面向。

 

IMG_4923.JPG

作者簡介,陳筱筠,台灣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