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台灣文學對話三]從《四分之三的香港》看台港出版產業的困境與未來

書籍的出版不只是商業行為,還包含著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若台港兩地的出版人忘記這事情的重要,將編輯的角色定位為處理庶務工作的打雜角色,將只是讓台港出版產業退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劉克襄作品《四分之三的香港》

劉克襄作品《四分之三的香港》

文/楊傑銘

 

書籍不只是商品

 

台灣出版市場在連年下滑下,終於於2017年止跌回升,2018年守住前波低點,並未繼續探底。部分台灣的出版人解讀這現象,認為出版市場似乎谷底反彈,讓人對於未來的嚴峻大環境,仍抱持著許多想像的空間。而這幾年,香港的出版產業同樣極速衰退,唯一可喜的是每年七八月的香港書展,熱鬧開市所創造的人潮與業績,足以讓所有出版人,嚐嚐久旱逢甘霖的快意。但因為閱讀風氣不興、收納空間不足、數位媒體發展等等諸多原因,書籍出版產業同樣也面臨挑戰。

 

然而,書本做為特殊的商品,是文化、知識傳遞的重要媒材,一如獨立書店一樣,不能以單純的商業邏輯來看待,更多的,我們必須思考出版的社會責任與教育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說,所謂的經濟決定論,市場單純的買賣與販售機制,不能全然的成為判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發展的唯一方式與標準。這也是為何台灣的文化部與香港的藝術發展局,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經費補助出版及舉辦活動,期盼所謂的書,能不只是商品,也同時具有文化傳播的效果。

 

photo-1465433045946-ba6506ce5a59.jpeg

《四分之三的香港》在台港的出版價值

 

若說到近年來同時兼具市場銷售與文化傳播,且能夠橫跨台港兩地的書籍,莫過於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根據數據顯示,該書在台港兩地創造出一萬六千本的銷售成績,在中國大陸深圳地方也有一萬本的銷售量,這是在中、港、台三地華語的自製書製作中,算是獲得難能可貴的成績。當然,仍有一些書籍的在台港市場的銷售情況比《四分之三的香港》來得更好,像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從出版至今十年間爆量長銷,甚而成為兩地青年學子的重要讀物;或是因為新聞事件而爆紅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因為書寫著真人真事的性侵故事,成為眾人閱讀討論的焦點。

 

相比來說,《四分之三的香港》除了商業販售數字外,這本書的出版在台港兩地仍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對台灣人而言,《四分之三的香港》帶出不一樣的香港想像,除了鬧區的購物與老建築外,還看到自然郊野所構築更豐富的香港生態與鄉村人文景觀;而對香港人來說,《四分之三的香港》激發港人對自身土地的生態保育關注,特別在新界東北的開發案如火如土進行中,提供香港土地政策的再思考,這些都是販售數字所未能看見的深沉影響。

 

對於香港郊野生態描寫的書籍,在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以前也有幾本的作品,但是在香港出版市場的銷售狀況都不如預期,台灣過去也不曾存在介紹香港郊野公園的書籍。《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出版受到關注,並引發後續的諸多討論,與香港政治、社會情勢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在台灣受到喜愛,也在於台灣的小旅行風潮逐漸成熟後,對香港這個地理相近、文化相異的城市有了更多的好奇。

 

photo-1521992390354-287e10410cfc.jpeg

編輯在《四分之三的香港》的角色與意義

 

除了上述的外部原因之外,《四分之三的香港》在銷售上的佳績,與劉克襄個人的特殊寫作風格有著極高的關係。劉克襄的寫作揉雜了早年新詩時期的浪漫筆調,以及在報紙工作的新聞筆法,更加上從當兵時期就開始訓練的觀察、田調的資料陳述,創造出在生活風格類型的題材書籍中,具深度、易讀的報導文學內容。從《11元的鐵道旅行》開始,到後來的《十五顆小行星》、《裡台灣》、《男人的菜市場》等著作,開創出結合報導文學文字、插畫、圖片、旅遊資訊,介於休閒與嚴肅之間的文學出版作品。

 

當然,一本書的成功與否,編輯這角色作為書籍出版的佈局者,是作者寫作上與讀者對話的重要橋梁。長期擔任劉克襄的出版專責編輯朱惠菁,在《四分之三的香港》的製作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工作當然就是引導作者書寫時,在商業銷售數字的追求與文化、環保的社會責任中平衡拿捏得宜。

 

我們可以從《四分之三的香港》劉克襄所撰寫的後記中,看到朱惠菁女士在這本書所扮演的角色:「謝謝內人惠菁接下繁瑣的編務工作。以自然環境為主的旅遊指南,常有爬梳不完的細目。許多行山路線和地理風物,若非熟悉者,更難掌握書本的枝微末節。多數地方,她不曾走過,卻能按圖按文逐一索驥,再跟我詳加討論,協助我完成這本帶著濃郁遊記況味的郊野紀行。」

 

從劉克襄在後記對朱惠菁編輯的感謝中可以知道,朱惠菁女士在本書所做的事,包含文字與內容的校對,相關旅遊資訊的收集、香港郊野植物細目介紹,甚或是文稿的對話與提問者。這些編輯所擔負的角色,讓《四分之三的香港》在製作上有更多維的思考面向,而不會落入寫作者的單一敘述,一廂情願的環保、生態教條式傳教。換而言之,我們可以解讀這本書之所以會成功,更多因素在於編輯出版方式的跳脫現今以商業邏輯製作,在不講求快速、作者為單一中心的內容製作中,開創出作者與編輯共作、對話的空間。

 

總結來說,台港出版產業的困境,我們當然可以歸結為大環境不佳的因素。但是,若因為大環境不好,出版社為了求取生存而簡化出版的製程,弱化編輯在書籍中守門人、布局者的位置,忽略了作者與編輯該有的共作、對話,將只是讓台、港兩地的出版書籍更無法有效連結受眾,更長遠的將只是損及出版市場,讓書籍更加無法獲得讀者的信任。一如我一開始所述,書籍的出版不只是商業行為,還包含著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若台港兩地的出版人忘記這事情的重要,將編輯的角色定位為處理庶務工作的打雜角色,將只是讓台港出版產業退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IMG_5587.JPG

​作者簡介,楊傑銘,一九八二年生,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主編。

[香港台灣文學對話二]再現台灣:《大拇指》的旅台遊記

 《大拇指》評論台灣作家與作品、再現遊歷台灣的經驗與地方想像,其實也是這份刊物在當時試圖開展的重要面向。

IMG_4950.JPG

文/陳筱筠

培養一代人的文藝品味:《大拇指》

1980年《素葉文學》創刊,素葉是由一群文學愛好者自行集資組織而成的同人出版社,他們以出版香港作者的文學創作和評論為宗旨,這份刊物除了注重香港本地文學的發展與保存之外,有關於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學的譯介也十分重視,這些不同的關懷面向對於香港文學的本土性帶來了更多元的發展與想像。在《素葉文學》之前,素葉同人有部分也參與了香港另一份綜合性刊物《大拇指》,《大拇指》同樣作為培植本地文學、推動香港文學創作的刊物,它在1980年代的發行過程及其所拓展出來的文學空間也值得我們留意。

文學刊物 《素葉文學》

文學刊物 《素葉文學》

1975年《大拇指》創刊,一開始是以周報的形式固定在每個星期五出版,之後曾改為半月刊和月刊。長達近12年的《大拇指》(1975.10.24~1987.02.15)在編輯規劃上採取多元的走向,開闢了文藝、書話、電影電視、藝叢、音樂、專題、時事、生活、校緣等版面,從版面的規劃與設計,我們得以看出《大拇指》除了強調文藝的推廣與培植,文化、藝術與生活時事也是這份刊物注重的面向。《大拇指》對於文藝的推廣與培植,除了展現在重視文藝創作與作品評論之外,也曾推出短篇小說徵文獎。

如果說對文藝創作與評論的重視,以及小說徵文獎所帶出的各種品味與視野,是《大拇指》努力嘗試推廣香港文學的路徑,那麼後續由由台灣遠景出版、也斯和范俊風編選的《大拇指小說選》(1978)則是讓香港文學在保存與流通上有了重要意義。另外,1978以來,《大拇指》也陸續出版作家個人的創作,包括梁秉鈞的《雷聲與蟬鳴》(1978)、鍾曉陽的《春在綠蕪中》(1983)以及肯肯的《當年確信》(1987)等作品。2013年《大拇指》成立臉書專頁,並在這一年選取了臉書上大家喜歡的文章,編製了一本手作書作為紀念。

 

梁秉鈞作品《雷聲與蟬鳴》

梁秉鈞作品《雷聲與蟬鳴》

連結香港和台灣刊載為數不少的旅台遊記

《大拇指》作為一份綜合性刊物,它除了提供香港本地作家一個創作園地、進行文藝的推廣之外,如果我們從刊物中所刊載的創作來看,《大拇指》不只把視角放在香港本地的文學,它亦拓展了香港與台灣之間的連結。1970年代《大拇指》曾引介包括黃春明、七等生、王禎和、林海音、琦君、李雙澤、陳映真、陳若曦等人的創作,創刊號更開闢了「瘂弦小輯」,由西西、小灰和何福仁特別撰文討論。《大拇指》的台港連結除了評介台灣的文學作品、作家和文學現象之外,另一個值得留意的面向是刊載創作者的旅台經驗。綜觀這些旅台遊記,即便文本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北部,台北和桃園機場也經常因為作為一個轉運站,而多次被再現於文本當中。

《大拇指》半月刊

《大拇指》半月刊

1978年《大拇指》第88期刊載了葉維廉的〈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宜蘭太平山行〉,葉維廉對於太平山的體驗,是從一個太平山的神祕傳聞開始,據去過太平山的人描述:

     纜車突破雲層,飛升入天,扶風直上九千里,披雲帶翠,衣振萬星。

十年之後他在一次機緣下終於有機會親自體驗太平山之美。這篇文章從「離開了吐著毒塵的大怪物――台北――的蠶食」寫起,之後依次由上山的順序與路徑帶領讀者感受太平山。行經北部橫貫公路,當車子在山腳曲折迴行的時候,葉維廉以入眼即景以及由顛簸山路帶來的身體感受,以詩穿插在散文中,呈現宜蘭的山與溪:

     疊疊的山谿

     彷彿是

     爭先恐後的巨靈

     你從這邊推過去

     我從那邊推過來

     逼得那不由自主的

     蘭陽溪

     不得不發揮她蛟龍的威力

     把山岳

     往兩旁大力的扇形一撥

     再猛力衝向

     太平洋

路經蘭陽溪之後,車子經過了一座廢棄火車站,那裡曾經是木材的轉運站。葉維廉想像著它過去曾經繁忙的樣貌。在遙想著過往的羅東之際,車子持續開在前去太平山的雲路上。到達登山的第一站仁澤之後,他們一行人轉搭纜車,這個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帶來了不同的視覺與身體感受,離地的興奮與驚喜感,在葉維廉筆下將之形容為如噴泉的花衝向高深的藍天與樹林。在這個高度轉換的過程中除了飛躍的上升感之外,他也連結了自己與山靈之間的關係。

這篇宜蘭記行紀錄了整趟入山過程中不同空間感的體驗、在散文中穿插現代詩與日記,文章最後更思考到人為何要登山?除了想更認識自然之外,也是為了更確認自己的位置,重新認知自我的一種方式。此外他更進一步思索,這些讓登山者得以前進與連結的索道,以及讓太平山各峰得以相連的是那些建立索道的人,在寫景之外也帶進了勞動的關懷。

1979年雯石的〈寶島遊〉則是一篇夏天的遊記隨筆。這一趟寶島遊一路經過桃園、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和花蓮,透過在台灣各地的旅遊除了呈現他眼中的台灣之外,雯石也在這個觀看台灣的過程中不時和香港進行對照,包括台北西門町之於旺角、台中中華路之於女人街、通菜街。剛離開桃園機場前往台北的途中,雯石在乘車移動的過程所見到的台北盡是複式、昏暗的樓宇,他甚至聯想到了馬尼拉。而當離開桃園進入台北,交通繁忙的景象又是另一番風景。雯石這篇簡短的遊記隨筆紀錄了1970年代末期台灣各地的樣貌,雖然只是速寫,但這些印象與感受卻同時帶出台灣的政治權力與日常生活,比方文中提到,蔣公銅像幾乎都會出現在每一座宏偉建築,無論是忠烈祠或大學堂內。

《大拇指》第一百期紀念刊

《大拇指》第一百期紀念刊

再現台灣 豐富地方的文學想象

地方的想像與真實感受這兩者之間的斷裂或對話,往往是透過旅行這樣的身體實踐而不斷被生產出來,1984年俞風刊載於《大拇指》的兩篇遊記散文即呈現了這樣的台灣印象。〈走路往金城〉描述到台南尋訪安平古堡與億載金城,但途中卻迷失了方向,走了近一小時泥濘的路,他將這一段繞路迷途的過程,連結了台灣的曲折歷史。〈載我去花蓮〉書寫農曆新年與友人們在日月潭停留之後決定前往花蓮。但這篇散文卻未直接書寫花蓮,而是把焦點放在前往花蓮之前的這一段經驗。新年假期前往花蓮的旅客絡繹不絕,俞風花了多數的篇幅描寫與當地司機的殺價以及因觀光所帶來的哄抬房價。這一趟實際走訪花蓮的經驗,和俞風一開始在文章開頭提到,對花蓮的想像是楊牧的「但知每一片波浪都從花蓮開始」,產生了巨大的斷裂以及對於地方浪漫化的崩解。

過去我們談論《大拇指》時,多半會強調這份刊物在培植本地文學或是本土性的建構這兩個特點,然而若從其刊載的文本和相關規劃的專輯來看,《大拇指》評論台灣作家與作品、再現遊歷台灣的經驗與地方想像,其實也是這份刊物在當時試圖開展的重要面向。

 

IMG_4923.JPG

作者簡介,陳筱筠,台灣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香港台灣文學對話一]台北國際書展觀察記

台北國際書展現場

台北國際書展現場

香港台灣文學對話專輯的三篇文章,由個案、書展和出版三個角度出發。陳筱筠的文章〈再現台灣:《大拇指》的旅台遊記〉談葉維廉、雯石、俞風的散文隨筆。鄭政恆就分享今年台北國際書展的觀察印象,雙城對照,而楊傑銘就從劉克襄佳作《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出版,看台港出版與編輯的意義。(特約編輯:鄭政恆)


文/鄭政恆   

當台北書展遇上香港文學

 

    許多朋友都參加過台北國際書展,或是有活動,或是有工作,而我直到2019年才第一次參加台北國際書展。老實說,是有點相逢恨晚的感慨。

    由於騰飛創意香港館的策劃和邀請,我有兩場在書展中的講座,一場是規模小一點的「遇上香港文學」分享會,書展首天(2019年2月12日,星期二)的下午三時,在騰飛創意香港館的攤位舉行,對談嘉賓是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主編楊傑銘。

    另一場是規模大一點的「六十分鐘的香港文學」座談會,書展第二天(2019年2月13日,星期三)的中午,在展覽一館主舞台舉行,對談嘉賓是臺灣散文家、《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主編李時雍。

    關於分享會和座談會的內容,主要就是向台灣的聽眾介紹香港文學及值得注意的出版,在此不作重複了。

 

陳浩基與董啟章台北書展奪獎

 

    分享會和座談會以外,我在書展展覽一館內逛了許久,雖然,台北國際書展的規模以至營業銷售額,不及香港書展,但台北國際書展就以文藝和討論氣氛為風格,講座也相當多,主舞台、各區沙龍以至一些攤位,帶來不絕如縷的講座。

  台北國際書展首天的第一個重要活動,就是台北國際書展開幕暨頒獎典禮。這也是香港書展和台北國際書展的一大分別:香港書展並沒有設立獎項。反之,台北國際書展自2008年就創立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起初只有小說獎與非小說獎,2018年增設編輯獎,2019年再增設兒童及青少年類。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董啟章憑《愛妻》奪得小說獎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董啟章憑《愛妻》奪得小說獎

香港作家中,陳浩基就憑推理小說《13•67》奪得2015年的小說獎(同年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奪得非小說獎),而今年董啟章就憑《愛妻》奪得小說獎。難得的是,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小冊子有列出總評和得獎評語,而入圍名單和評語也一併載錄,從入圍名單中我們可以找到兩部香港作家的小說:西西的《織巢》和聞人悅閱的《琥珀》。至於《愛妻》的得獎評語中,評審說「董啟章不惜現身說法,以『夫子自道』的方式,寫出一本『反言情小說的言情小說』,允為今年嚴肅文學最深情款款之作。」董啟章也親臨台北國際書展,並有公開講座。’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以德國為主題國,相關講座比較多,甚至德國主題國館就邀請了十三位德籍作家到台灣,包括《罪行》(Verbrechen)、《罪咎》(Schuld)、《誰無罪》(Der Fall Collini)及《懲罰》(Strafe)的律師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首度訪台。至於香港書展,在國際作家講座環節,一直甚少心思。

 

 經典復刻趨勢

 

由於我只在開首三天到台北國際書展展覽一館,所以避開了參觀人流的高峰時期,可以慢慢看書展攤位,以下是一些觀察。

大型出版商的攤位,都有不少書種,遠流、時報、聯經、大塊、三民、城邦文化都是代表。然而在獨立出版聯盟的攤位,可以找到社會關懷題材的書籍,與一般大型出版商難免計算的出版路線,獨立出版聯盟的書籍迥然有別。

在獨立出版聯盟的攤位,季風帶是值得注意的品牌。馬來西亞華人林韋地不單創辦《季風帶》雜誌,更有出版書籍,甚至在台北開「季風帶書店」,最近「季風帶」出版了李淑敏的《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1945—1978)》和鄺健銘編的《變天之後:馬來西亞民主進程的懸念》兩本新書。

台北國際書展的金庸茶館特展

台北國際書展的金庸茶館特展

為了紀念2018年底去世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台北國際書展有金庸茶館特展,由遠流策劃,特展展示了金庸的手稿、墨寶、小說版本和衍生作品。在金庸茶館旁邊是香港的出版社攤位,除了三聯中華商務,還有城市大學和中文大學出版社的攤位。當然,要找香港的出版物,還可以去52Hz出版聯盟和遠景的攤位。

幾間老牌出版社九歌、文訊、洪範和爾雅,合組了一個大攤位,處於主題廣場旁邊的有利位置,今年文訊雜誌社就將四位詩人的第一本詩集經典復刻,分別是周夢蝶的《孤獨國》、洛夫的《靈河》、余光中的《舟子的悲歌》、楊喚的《風景》,四位詩人都已溘然長逝,但文訊雜誌社用原版復刻重新印製,組成套裝,印刷精良。

其實,香港和台灣近年都有經典復刻的現象,有的是原版如樣重印,有的是重新設計排版,近十年來,劉以鬯小說都有復刻,最近的例子是香港三聯書店將劉以鬯先生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失去的愛情》,按1948年上海桐業書屋初版復刻,在去年香港書展賣過滿堂紅。至於重新設計排版的復刻書籍,有蔡炎培小說《日落的玫瑰》、崑南小說《慾季》、鍾國強詩集《生長的房子》、陳滅詩集《市場,去死吧》、古蒼梧詩集《銅蓮》等等。當然,第一本詩集經典復刻,也是不錯的想法。

 

IMG-20190218-WA0001.jpg

非商業操作展區

 

由於我的見識有限,台北國際書展內還有一些有意思的角落,無法提及了。最後一提的是,台北國際書展中,有一些部份是無關乎是商業操作的,其中包括了台灣文學館的台灣文學獎特展,以及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攤位不單有展覽品和播放口述歷史,更有一冊《白色恐怖史蹟點踏查手冊》,這是國家人權博物館在去年底印製的出版物,據編輯的話所說,踏查手冊是集合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和展覽手冊,並加以編輯,目的是要將厚厚的研究報告,轉化成一本簡便的索引指南。這本《白色恐怖史蹟點踏查手冊》從空間出發,而李時雍主編的《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就從時間出發,都教我們更多了解台灣的歷史往事。

 

    回望一切,台北國際書展的規模,或不及香港書展,但勝在文藝氣氛濃厚,聲音多元,本地作家也受尊重,難怪一直被香港的文藝愛好者趨之若鶩,如今我是有幸見識了。



鄭政恆.jpeg


作者簡介: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詩集《記憶前書》及《記憶後書》,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主編有《沉默的回聲》、《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2011香港電影回顧》、《讀書有時》三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當代詩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及《香港粵語頂硬上》等。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