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身段】「四圍讀書會」:解讀《盧麒之死》的多種方法

本來就知道盧麒存在,在閱讀文本時,不免有查找檔案的習慣,從中掌握事實,證明自己相信的「真相」。不過,他發現文本的重點不在檔案書寫,而是檔案處理的問題,因為作者以盧麒這類被遺忘的hero(歷史英雄人物)為題,以至當中抽取的片段明然牽涉到她的取態

「四圍讀書會:讀《盧麒之死》到底有多少種方法?」海報

「四圍讀書會:讀《盧麒之死》到底有多少種方法?」海報

「我的非虛構小說:字義衝突,互相出賣:只能如此。」黃碧雲以此形容《盧麒之死》,引起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其內心裡虛、實之間的衝突。2018年5月20日於灣仔天地圖書舉行的「四圍讀書會」便以「讀《盧麒之死》到底有多少種方法?」為主題,講者們與參加者圍起來討論讀書心得,從文學、歷史、社會等以至不同世代的角度切入文本。

 

主持吳廣泰向在座讀者提問

主持吳廣泰向在座讀者提問

引入方法

  讀書會開始時,主持吳廣泰提問在座讀者對《盧麒之死》的意見作為引入。大專講師兼評論作者馬世豪博士回應,新聞報導在文本中的出現非片面地鋪陳歷史片段,作者所做的反而是通過不同包裝喚起人們心靈,挑戰「現實」。各人點出了閱讀時面對著三個可能:歷史所代表的真實、文字的多樣性以及文學承載的情感。

 

香港猶太大屠殺及寬容中心教育總監、歷史學者李家豪以歷史檔案解讀《盧麒之死》

香港猶太大屠殺及寬容中心教育總監、歷史學者李家豪以歷史檔案解讀《盧麒之死》

歷史篩選所代表的抉擇

  在場出席者朋友Simon Li(香港猶太大屠殺及寬容中心教育總監、歷史學者李家豪)先以歷史檔案的角度回應。他認為本來就知道盧麒存在,在閱讀文本時,不免有查找檔案的習慣,從中掌握事實,證明自己相信的「真相」。不過,他發現文本的重點不在檔案書寫,而是檔案處理的問題,因為作者以盧麒這類被遺忘的hero(歷史英雄人物)為題,以至當中抽取的片段明然牽涉到她的取態,例如書中提及梁天琦案件,都使他覺得作者有意把盧、梁兩人互相映照。

 

歷史節目主持兼文學人曾卓然博士從六十年代的全球歷史角度切入解讀《盧麒之死》

歷史節目主持兼文學人曾卓然博士從六十年代的全球歷史角度切入解讀《盧麒之死》

無法超越的歷史 

  歷史節目主持兼文學人曾卓然博士從六十年代的全球歷史角度切入,指出當時世界各地都以激烈的手法處理人們對社會的不滿,例如法國的「五月風暴」;而香港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正處於這種氛圍下成長,盧麒等人正屬於這年輕世代,他們又如何表達對殖民管治的不滿呢?這種六十年代的框架暗示了歷史的經驗應該被思考,反思這些激烈的手法是否有融入機制的可能。作者通過盧麒事件更加點出年青人面對官逼民反的社會議題,如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其激烈的應對方法往往是憤怒的反映。「憤怒」歷來都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所以作者認為香港人無法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只有情感的繼承。

 

文學創作及研究者吳美筠博士認為當檔案不能表達「真相」時便只有依賴文學呈現

文學創作及研究者吳美筠博士認為當檔案不能表達「真相」時便只有依賴文學呈現

虛、實穿插中呈現的文學震撼 

  文學創作及研究者吳美筠博士認為當檔案不能表達「真相」時便只有依賴文學呈現,通過文學的震撼讓人在情感與想像間徘徊,記著有關盧麒的這段歷史。文學強調陌生化,從藝術手法上作者就巧用了不標明檔案出處的手段,令歷史檔案語體喪失,顛覆讀者過去的閱讀經驗,令他們更關注字裡行間的描寫。例如「線人」與「被跣」的廣東話雙關也見作者用心,在閱讀時不免從盧麒聯想到梁天琦,這裡到底是對比還是襯托呢?文學閱讀語境不同也令其呈現手法出現多樣性。即使盧、梁二人身處於不同的時代,但他們的遭遇都引起人們相似的關懷,文學不是要呈現真實,而是呈現生活在同一空間中大家共同擁有的情感。

 

評論人張承禧回想學生時期的歷史課從沒提及「六七」,這場暴動對年輕人來說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盧麒也是被消失的人。

評論人張承禧回想學生時期的歷史課從沒提及「六七」,這場暴動對年輕人來說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盧麒也是被消失的人。

年輕人在香港歷史輪迴下的孤寂

  從年輕讀者的角度出發,評論人張承禧回想學生時期的歷史課從沒提及「六七」,這場暴動對年輕人來說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盧麒也是被消失的人。小說便像「打更人」般「咚,咚,咚,撐」強調「時間記認」,喚召我們的集體記憶。小說提到「許多年後,街上的恐懼與熱烈一樣」,寫出從盧麒到梁天琦抗爭的困局,不期然令人想起《百年孤寂》亦以「許多年後」的時態,在開首就寫出邦迪亞上校與拉丁美洲的命運。盧、梁二人相距五十年,香港的物質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又有否真正的成長?透過年輕抗爭者的重影,小說道出香港歷史的輪迴,以及自開埠以來主體性的百年孤寂。

 

《盧麒之死》書影

《盧麒之死》書影

後記

  讀書會最後也沒有指出一種絕對的讀法,因為從不同的詮釋中,大家也見《盧麒之死》呈現的語言多樣性。讀者在閱讀時不免會探求盧麒這位歷史人物的事跡,找出被遺忘的「真相」。不過從文學的角度更加可以感受到作者用心,從歷史檔案語體喪失所造成的陌生化令我們知道「真相」不只是一種事實的真實,而是情感的真實。盧麒以至梁天琦案件中都見年輕人對社會不公所產生的憤怒歷來都存在,文學有別於報章或檔案,承載了六十年代至現代香港人在情感結構上的繼承與變化。

作者近照.jpg

吳芷寧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學生。喜歡中國文學批評及繪畫,偶爾創作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