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話:陳炳良教授(1935-2017)早在八十年已引入比較文學及西方批評理論來研究中國古典詩詞及文學,為香港學界先驅之一。他當年提出發掘香港文學的資料,視香港文學研究為現代文學研究的部分;在文學教育方面主張研究和創作並舉,把文學作品視為傳記、歷史或哲學文件來教授不以為然,也反對文學當作語言科目的做法,他主張教學生細讀和詮釋,培養有技巧和敏感度的讀者,這些論述對三、四十年前的文學教育及評論研究產生莫大的影響力,為香港文學評論及研究奠基者。去年年尾陳教授逝世,年初追思會,文學界關注不多。事實上,香港不少評論家也曾師從陳教授,包括陳國球、容世誠、劉燕萍、陳惠英、吳美筠、王良和、洛楓等。是次專輯及資料整理是為紀念陳教授在文學批評及香港文學研究的深遠貢獻,並展示陳教授批評理論的風采。
陳炳良教授生平及著作書目
陳炳良教授祖籍廣東南海,1935年生於廣州。1939年,因日軍侵華,隨家遷居香港。1954年,畢業於培正中學,並獲國文科獎。隨後就學臺灣大學,後二年,入讀香港大學,先後獲一級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及文學碩士。1966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深受比較文學及新批評影響。1972年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於原校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授中國文學。1977年,回港任教香港大學,講授中國古典小說、古典詩歌、現代文學。陳教授於香港大學任講席教授十三年,1990年轉任嶺南大學(前為學院)中文系,曾兼任現代中文文學中心主任。就任嶺南大學十二年,出任系主任八年;任內開辦中文(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打破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思維,同時著重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語言學及寫作課並舉;為擴闊學生視野,開設中西小說比較研究、神話與文學等嶄新課程,開一時風氣。一九九四年獲授講座教授銜,退休後為榮譽教授。
陳教授一生酷愛文學,興趣每因所遇有所改變,既重嚴謹亦有靈活。早年專樸學,著力於詩詞、校勘和考證,赴美後兼修中西文學批評,轉研比較文學,融合中西,兼探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學派、神話模式、心理分析以至七八十年代後的結構主義等。在不同年代均開文學研究及評論風氣之先;任教香港大學至嶺南學院(後正名為大學)期間,曾多次舉辦現當代中國文學研討會,中港臺學術界群來參與,所結集之研究論文,影響深遠。其張愛玲研究、香港文學賞析,均為先鋒。他又著力主張研究香港文學,應先廣集資料,深析細剖。在院校啟動駐校作家計劃,裨益學子無數。陳教授於香港學術和文學研究之建樹,其共冶中外古今的研究精神,足為典範。
個人專著包括《中國文學作品選析》、《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神話.禮儀.文學》、《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照花前後鏡一一香港,魯迅,現代》;合著《賈誼研究》(與江潤勳、陳偉良合著);譯著《神話即文學》(與王宏志等合譯);編著《國史簡編(上、下二冊)》(與蘇輝祖合編)、《中國女性的成長》(與黃德偉合編);編輯《中學國文參考資料》(與蘇輝祖合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金禧紀念論文集 1932-1982)》、《新編中國文選》(與何沛雄台編)、《中國文選附編:文學論文選》(上、下二冊)(與陳國球合編)、《中國現代文學新貌》、《香港文學探賞》、《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中國文選》(上、下二冊)(與何沛雄合編)、《中國文選析論》(上、下二冊)(與陳國球合編)、《魯迅研究平議》、《中國現代文學與自我──第四屆現當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文學與表演藝術──第三屆現當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現代漢詩論集》(與梁秉鈞、陳智德合編)等。
資料主要參考來源:「陳炳良教授(1935-2017)追思會」紀念冊
另可參「中國當代作家口述歷史計劃: 陳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