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作家都忙著書寫內心、潛意識、夢境、幻想的時候,劉克襄老師的書寫越來越質樸,越來越日常,越來越貼近生活——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生活——而這不正是對抗主流商業消費社會最實在的反動嗎?
【港人字講:鄭蕾】剛認識劉克襄老師的時候,他剛剛出版《男人的菜市場》,那書名實在叫人印象深刻。一個寫菜市場的男作家,一定有不凡之處,我想。而眼前的男子眼睛細細的,穿著隨便,除了那隻巨大結實幾乎走到哪背到哪的雙肩背包,實在沒有什麼特殊可言。那時候老師剛到香港,《四分之三的香港》正在醞釀之中,老師講起香港的山水,一席都O晒嘴。
乜話?香港有著近百分之七十五的郊野?
乜話?香港的自然環境有台灣難以想像的山岳風景?
太多疑惑……那時就讀嶺南大學的我們只是悲嘆於屯門遠離市區的偏僻荒涼,從未想過香港有山水,而且,屯門也有它的郊野風情。而我第一次跟老師行山,恰是走屯門徑。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行山經歷。老師一路走,一路講,給我們介紹植物、動物、歷史、掌故,就像在那山頭住了數十年一樣,然而事實上,老師才是剛來的「遊客」。我重新認識了「身體力行」這個詞,老師不但告訴我們植物的名字,介紹它的習性,生長的地域,還會偶爾摘下小小的果實碾碎以舌尖試味,然後又告誡我們如何小心品嚐野外的植物。我從未想到屯門貧瘠的山頂原來總有人吹笛,也從未想到經過井頭上村在荒僻的山腳還有一所強調「自然、人本、自主」的「鄉師自然學校」。學校將大自然融入課程和遊戲內,提供親近自然的學習環境,除了學習成為農夫,也研發一套數學和美術教育。就近在咫尺,那些仿似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不可能存在的景致與情味。
讀到《四分之三的香港》時已是兩年後。兩年間,香港民間團體越來越關注香港的郊野;另一方面,政府則企圖釋放郊野公園土地,吸引財團發展地產。這本書可謂及時雨。就如當年跟著老師行山,知道了行山不僅僅是行山那樣,這本書也不僅僅是遊記、導覽攻略或山水美文。扉頁內既有老師親手繪製的郊野地圖,最後部分的「手帖」更詳細描述香港行山的準備、本地語彙及動植物速寫筆記。其間涵蓋地理、動植物學知識,也充滿了對本地歷史、文化的親切梳理,遠接《徐霞客遊記》一類的遊記散文,近乃工業化、商業化背景下生態寫作、自然寫作之傑出代表。事實上,劉克襄老師的自然寫作已持續了近三十年,就像我們在《四分之三的香港》中看到的,他的寫作總是圍繞著觀鳥、古地圖、古道、果蔬、植物、鐵道、歷史,以及行走中的遇見的人事。在他的筆下,自然展現它的逶迤、綺麗,人事則時而悲壯,時而唏噓。那隱藏的作者充滿了對自然的好奇、熱忱與敬畏,於行走的字裡行間探索著人與自然的複雜關係。從《座頭鯨赫連麼麼》到《野狗之丘》,從《11元的鐵道旅行》到《十五顆小行星》,從《男人的菜市場》到《四分之三的香港》,我們看見一條必然的軌跡。無論行走郊野或是書寫城市,劉克襄老師總是立足於腳下的土地,著眼於土地上的人事物,帶著早期探險家「異地內化」的觀念去認識、瞭解,這也是為甚麼初來乍到的他卻看起來像個本地通。在許多作家都忙著書寫內心、潛意識、夢境、幻想的時候,劉克襄老師的書寫越來越質樸,越來越日常,越來越貼近生活——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生活——而這不正是對抗主流商業消費社會最實在的反動嗎?他考證「風水林」和「問路石」,也考證「丁屋」和「家樂徑」;他認真地記錄山蒼樹的學名、特徵、用途,也寫下台灣人、泰雅人和香港人的不同叫法;他驚歎於香港郊野之完整、豐富、便利,也隱憂於本地土沈香被盜伐、越野單車對古道和森林地表的傷害。在這個極速運轉、一切顯得支離破碎的時代,文字的詩意經真實的帶著在地質感的生活細節自然流淌,無需其他點綴。
多期望香港也能多一點這樣的文字,身體力行、從人身與自然真實的觸碰中生長起來的文字(我們的城市不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嗎)。《四分之三的香港》讓我們如此驚奇,台灣來的作家來給我們講述香港的「本色」,將綺麗的「南方生態美學」展現在我們眼前。也許生活從未「在別處」,只消好好低下頭,打量腳下的風景。
作者簡介:鄭蕾。嶺南大學文學博士。教書匠,業餘寫詩。研究香港文學、現代主義、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