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之本──憶二十多年前黃繼持教授《論語》課

憶起二十多年前上黃教授的課,那皮膚黝黑,瘦削身影,在說到精妙之處時,口邊沾白沫,黃教授學問專精,我輩中人無不嘆服。能把學問從博學精研逐漸演化為興趣之學,那一年我看見的是一代儒者繼公作為文人典範的治學之道,縱然已再看不見佇立在樹下的哲人身影,惟一代雄儒至今仍是多少後學的楷模。

《文學的傳統與現代》

《文學的傳統與現代》

文/陳志堅


在仍未興建法律學院大樓前,從馮景禧樓往回走,途經李達三樓旁邊,曾有一條短狹且崎嶇不平的樓梯,樓梯一直延至圖書館道,我曾看見有位哲人站在梯間看樹,而我就在看他的身影。想來,已是二十多年前的日子了。

 

實在有幸,在學期間遇上好些學者皆為大師。「古籍導讀」、「左傳」受學於鄭良樹教授,「文字學」和「孟子」受學於陳勝長教授,「訓詁學」受學於陳雄根教授,「語法學」受學於徐芷儀教授(後來得悉是李天命教授太座,同學「嘩嘩聲」),「聲韻學」受學於張雙慶教授,「史記」受學於何志華教授,「古文字學」受學於張光裕教授(後隨張生出版《郭店楚簡研究》,亦辦「第三屆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會後有幸與饒公同乘火車,聽說古文字之趣,此事另文書寫),然而,談及經世治學的方法與要領,除了張生外,不得不提及恩師黃繼持教授,繼公所授,至今饒具影響。

 

黃師繼持教授曾受學於國學大師牟宗三教授,後來一直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黃教授榮休前任教「論語」、「莊子」、「文學批評」、「現代小說」等課,旁及古今,學問之大,鮮有能及。同期學長說,要挑戰自己,可試修讀黃生的課,我倒沒挑戰不挑戰的考慮,黃教授教導「論語」,沒有更佳選擇。

 

讀《論語》之法

二十多年前的課慶幸沒有白讀,至今仍記得黃教授「論語」首課概說。黃教授談《論語》要義,所謂《論語》之學,一言以蔽之,就是「成德之學」。而讀《論語》的方法有三步,從「文獻」、從「文化」、從「修養」。所謂從文獻,指嚴謹的考據與互證,全部注疏集釋,無一缺漏;所謂從文化,指從《論語》讀懂其中呈現的文化要義;從修養,固然是《論語》對我們的品格和本質的影響。

 

從文獻

從文獻方面為例,黃教授清楚說明《論語》各注家的價值。東漢鄭玄訂定今本《論語》,敦煌石窟出土後可見殘本。通行注本為三國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實非出自何氏一人之作,乃集各家之解說,為今所見較完整的注本。至北宋邢昺作疏,後世對此疏評價不甚高。而清代時期日本發現南朝皇侃疏,故有邢疏和皇疏。直至宋朱熹《論語集注》,貼近孔子精神原貌,故近七百多年,學者必讀朱子集注。然而朱子為理學家,故融入抽象,對天、道、人加入理學哲思,對孔子思想加以引伸發揮,甚至予以改易,黃教授請我們後學得加以注意。至清代乾嘉學派劉寶楠《論語正義》,要求考查漢朝古書的原意,重考據,從文字、聲韻和訓詁作解,不太從朱子,亦可見清人治學之風。至程樹德把何晏、朱子、劉寶楠三者之精妙處集合,並及其他注解(如黃式三《論語後案》)作成《論語集釋》,其中包含文字考義、事實考證、各家注解之精要。後來錢穆《論語新解》也應多所旁及。黃教授的課主要以楊伯峻《論語譯注》為本,逐篇逐句引用上述各家注疏,加上自己的考證與見解加以講授。這裡嘗舉一例以證。黃教授講解《論語﹒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他指出若從字面上釋義,意謂孔子少談及利、命、仁三個概念,這似乎與《論語》的思想不相吻合。黃教授考證句子的語義後,從兩方面作解,一為古文句讀,黃教授以為,子罕言利後應有「,」為是;二為常訓,「與」可讀曰「喻」音,訓作許,意謂讚許,即是讚許命和仁兩個概念,由是觀之,本句應為﹕「孔子少談及利,而讚許命和仁之義。」從黃教授治學,想必看見考證的重要與價值。

 

為甚麼特意提起黃教授對古注的重視﹖記得黃教授論語課最後一節,同學都在憂心這門課怎樣考試,而因為我從第一節論語課起為黃教授的課錄音(其時替赴法國留學的鄺可怡師姐錄製,惜後來錄音帶散佚),同學誤以為我與黃教授關係特別好,故在眾人推舉下當了同學代表,向老師查詢考試重點。黃教授先是輕笑一聲,然後說﹕「考晒」。我聽後大膽追問﹕那麼所有古注呢﹖黃教授又簡單一句﹕「全包括在內。」全場頓時啞口無言。黃教授點了點頭,說這是必須的,惟再給予我們一些提示,就是課上多說的考試時比較重要。課後同學都在議論甚麼是課上多說的議題,而在八題選四題的考試裡,記得那天在邵逸夫堂應考,從試場出來,感覺就像赴考科舉,所有古注如亂碼,一整天都在腦內縈繞不去。及至成績公布,有幸拿了個A等(那時同學間流傳,這是不可能的任務),遂向黃教授道謝,黃教授也只簡單回了句﹕「答的好,繼續修課。」

 

《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魯迅.陳映真.朱光潛》


《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魯迅.陳映真.朱光潛》

從文化

記憶裡黃教授十分著重《論語﹒述而》篇的講解。黃教授稱〈述而〉篇中多為夫子自道之言,主要是孔子的晚年記錄,總結了孔子一生的感受。當中,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可說是概括孔子一生之言。而其中「遊於藝」者,所謂藝指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先秦時「藝」與「術」分說,而《二十四史》和《漢書﹒藝文志》中「藝」指具體和實際的能力。故此,禮指具體的習禮行為,樂指音樂能力,推衍至清人所謂「園藝」,也是指實際上的種植。這裡,遊於藝的「遊」乃指「遊憩」,意謂遊憩於這些藝的範疇之中,這裡與現代人藝術觀中「藝術專門」的概念是不同的。黃教授指出,「多才多藝」在《論語》中不一定是正面的,可以泛指掌握這方面的能力,而這也是對《論語》在文化上的一些詮釋。

 

固然,我們都熟悉〈公西華侍坐章〉,中學時期已知悉這是儒家提倡的理想生活狀況,惟黃教授給予我們新的研讀角度。雖然宋儒和諸子對此章的評價甚高,惟清人樸學家對此章有所質疑,以為此章是戰國時後人的復述,當中可能有過分渲染的成份,子路、曾皙雖為孔門大弟子,惟曾皙地位不太重要,公西華的才幹亦未必如此章所提及的情況。黃教授指出,若從文章的寫作角度出發,〈公西華侍坐章〉水準極高,屬古代小品文的典範,從情節、對話和人物性情上,展現美好的意境。舉例而言,「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是古典小品文筆法。至於曾點的回應,暮春的意境,是群眾式或聚眾式的樂,從風乎舞雩至詠而歸,是從祭祀轉為民眾之樂的演化。然而,黃教授指出,孔子的生命主調乃在救世,儒家是入世之學,夫子因晚年感慨,此章就如補充了孔子對藝術文化與人生的觀賞,惟不代表孔子對前三者(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否定。黃教授之說,可謂精要。

 

從修養

黃教授指出,讀《論語》最主要的概念,歸納而言,就是「學、孝、仁、忠、恕」,而「學」就是一切的開始。談及「學」的方法,黃教授指他個人治學的方法就如《論語》所言,除了博學和強記(多學而識〈衛靈公〉)外,更重要是組織和次序,所謂「一以貫之」。黃教授舉例言,曾子提出忠與恕,惟孔子背後著重的是忠與恕的對象,即是人,故所謂一以貫之,可以體現在道德修養、文化意識和政治思想上怎樣處人作解。另一方面,黃教授提及,好些學習者忽略了《論語》中的「學」常與「道」扣連,即所謂「學道」,故此,「志於學」即是「志於道」,「志於道」乃自我實踐和成長,是整個人格的完成。黃教授強調人格的完成必須與「禮」相關,就是所謂「立於禮」(〈泰伯〉),禮是個人人格的完成,從而推展至社會上的人格行為,也是人際間的正當關係。禮最初與宗教祭祀有關,指人與神和天的關係,後來落實到人與人的關係,基於禮是社會的規範性行為,故「習禮」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點,樹立社會角色和人格,故「立」才是學禮有成。

 

黃教授談仁,先為我們理清了一些觀念。〈里仁〉篇多以簡短格言式風格書寫,估計是較早期的記錄。《論語﹒里仁》篇集中談仁和君子,而在《論語》前金文中鮮有此字,故仁作為一個觀念,極可能始於孔子。「仁」是開拓性字眼,是「端緒」,是從實踐中體現出來,是儒者所具備的品格,所謂「里仁為美」(所謂「儒」,孔子謂子夏要為君子儒,不為小人儒,可見儒有二分,不一定是正面的,而君子儒有高尚人格,要比「士」為高。)仁者愛人也,乃人際間的真實感情,故人之所以為人,始於父母的親情,故言孝悌。仁,促使人際間的和諧關係,反之,不仁則為麻木。固然,仁者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黃教授指出,此處可見孔子安貧樂道的境界,而孟子「貧賤不能移」之說,大概傳承於此。此外,黃教授特別指出《論語》中「仁」與「知」(智)對舉,而「知」與「學」相關。「知」是理智之意,意謂學會判斷是非,明白事理。人要能知,也要存仁。仁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能愛人就是有仁心的表現,擴而充之,成為仁者,而仁乃人際關係中最完美的人群情態。宋明理學家對此發揮甚大,就是所謂精神的提升,仁是不斷超升的過程,所謂「其心三月不違仁」,是人的自覺、覺醒,從反省而後自覺,從覺醒到自我生命的意義。故此,仁就是愛,是自覺的本能,若不能自覺,就是溺愛。推而廣之,從政治方面,王者之道亦在於仁,就是所謂仁德,仁者以德治民、治國。所謂「德」,就是可貴的價值,人之有德,就是人有人的價值;所謂「道」,是宇宙運行之道,天下之運作,所謂「大道之行也」。德與道就是道德之意,就是指人與人、人與天的恰當關係,故以德治國可使社會安寧。總括而言,孔子論仁,從仁開展至道德,就是最和諧安樂的關係,可以說,孔子談仁學,孟子談心性,也是重在當中的體會。

 

憶起二十多年前上黃教授的課,那皮膚黝黑,瘦削身影,在說到精妙之處時,口邊沾白沫,黃教授學問專精,我輩中人無不嘆服。能把學問從博學精研逐漸演化為興趣之學,那一年我看見的是一代儒者繼公作為文人典範的治學之道,縱然已再看不見佇立在樹下的哲人身影,惟一代雄儒至今仍是多少後學的楷模。

 

黃教授說﹕「繼續修課。」往後一年,我再修讀了黃教授「文學批評」課(哈,也是取A等),又是另一番新的滋味。



陳志堅作者相 (1).jpeg

作者簡介,陳志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後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教育文憑、文學碩士、教育碩士。現職中學副校長、中國語文科主任、中國文學科主任。任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國文學科目委員會主席,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寫作比賽評審、校際朗誦節評審等。著有散文集《時間擱淺》、小說《離群者》、青少年小說《無法預知的遠方》、《紅豆糕的歲月》,主編散文合集《情味﹒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