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也斯的評論學習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

從《也斯的五○年代》可見,也斯將傳承與文化轉化的關注,投入到詩、長篇小說與電影等範疇。他討論宋淇與吳興華、馬朗與何其芳的關係,桑簡流《香妃》的亞洲想像,《珠江淚》及《半下流社會》兩部分屬左派及右派的電影如何建構理想空間。

《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

《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

文/鄭政恆

 

        看版權頁,《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是2011年三月出版,屈指一算,不多不少剛好十年,書大概是四月才印出來,而那一年的一、二月間,我在歐洲遊歷了一個月,一回來就立刻準備出版。

 

      《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由梁秉鈞(也斯)、陳智德、鄭政恆三人合編,是我第一本具名編輯的正式出版書籍,這十年間我主編與合編的書合共三十本,而《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是一切的開始,值得一記。

 

        2007年,我到嶺南大學擔任也斯的助理,其中一項工作是整理出版2004年香港文學研討會的論文,過程中少不了要申請資助,也調整內容與增補資料,我將陳智德〈今日香港文學研究引介:史料、選本與評論〉的資料稍作更新,想到大部分工作已由陳智德妥當整理,我也不必掠美。另外,編輯工作到後半段,也斯和我加入了六篇年輕研究者的論文,也斯在電郵中說:「望能鼓勵更多同學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也。」

 

WhatsApp Image 2021-03-28 at 2.19.55 AM.jpeg

五○年代香港「新」文化

 

        也斯的論文〈「改編」的文化身份:以五○年代香港文學為例〉是他收於書中的文章,晚年也斯集中焦點,主力研究五○年代香港文學及文化,他以「改編」與「故事新編」的角度,審視文化的磋商和挪用,如何建構討五○年代香港的文化身份。

 

        當時也斯早已遠離文化研究理論,回歸到平實的文學歷史研究。《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書題與他的研究方法恰好對應,在他看來,五○年代香港文化是傳承自之前已有的古典傳統、五四文學、外國文化、大眾流行通俗文化,但經過香港在地轉化之後,就形成了新的文化。

 

        也斯討論的文本包括葉靈鳳的〈釵頭鳳〉、張愛玲的〈五四遺事〉、曹聚仁的〈李柏新夢〉、李維陵的〈魔道〉,分別改編和改寫陸游的生平故事、五四浪漫詩人的愛情故事、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的小說〈李伯大夢〉(Rip Van Winkle)及愛爾蘭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的《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也斯關注文本之間的比較研究,了解五○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身份。

 

        也斯的五○年代香港文學研究論文,收錄於《也斯的五○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書在2013年五月出版,已是也斯去世幾個月之後了。〈「改編」的文化身份:以五○年代香港文學為例〉以四個短篇小說為討論文本,從《也斯的五○年代》可見,也斯將傳承與文化轉化的關注,投入到詩、長篇小說與電影等範疇。他討論宋淇與吳興華、馬朗與何其芳的關係,桑簡流《香妃》的亞洲想像,《珠江淚》及《半下流社會》兩部分屬左派及右派的電影如何建構理想空間。

WhatsApp Image 2021-03-28 at 2.29.15 AM.jpeg

 

跳出學術規範重構香港文學史

 

        《也斯的五○年代》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是〈一九五七年,香港〉。如無記錯,本來這篇文章是研討會中宣讀的論文,之後順理成章收於《現代中文文學學報》,文章不但見於《也斯的五○年代》,也載於《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也斯卷》。

 

        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也斯定了一個方向,他呼應王無邪當年刊於《文藝新潮》的組詩《一九五七年春:香港》,並且借用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及錢理群的「1957年學」,來討論1957那一年的香港,因此,論文收結一句是「一九五七年,香港。沒有甚麽重大事情發生的一年。」當然,這就是對應《萬曆十五年》原來的英文書題: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也斯主要借助的書,是《陳君葆日記全集,卷四:1957-61》,我又提議不妨看一看錢穆的《新亞遺鐸》,最後《陳君葆日記全集》用得相當多,《新亞遺鐸》就只在一小段提及。也斯十分關注城中文化藝術話題,文中用了〈丁衍庸先生年譜〉,是因為2008底至2009年初,香港藝術館有「跨越東西     遊戲古今─丁衍庸的藝術時空」展覽,也斯當然沒有錯過,立刻將相關資料放在論文中。同樣道理,《有生之年──易文年記》在2009年由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2009年初,香港電影資料館配合香港國際電影節,辦了「兒女情長:易文電影」專題,所以〈一九五七年,香港〉最後重點討論易文。平心而論,〈一九五七年,香港〉不是正規論文,更像是資料拼貼,不單可見也斯跳出學術規範的率性而為,而且貫徹了晚年也斯對香港文學歷史資料的重視。

 

       也斯其中兩篇最後期的論文,是關於他的師長輩。〈從〈迷樓〉到《酒徒》——劉以鬯:上海到香港的「現代」小說〉見於《也斯的五○年代》書中,文中最出色的段落,是比較劉以鬯小說〈副刊編輯之白日夢〉在《香港時報.淺水灣》與後來刊於《八方文藝叢刊》的修訂版之間的差異,以至點出劉以鬯在《香港時報.淺水灣》上發表的〈現代小說必須棄「直」從「橫」──替「意識流」寫一個註解〉,帶出劉以鬯對於當時文學的不滿。

 

        也斯另一篇最後期的論文,是〈葉維廉與港台現代詩學評論〉,刊於《百家文學雜誌》第二十二期。這可能是也斯逝世前刊登的最後一篇論文。文末標明是「2012年10月整理筆記寫成初稿」。也斯在文中討論新批評(New Criticism)的主要觀念,然後重點討論袁可嘉如何引入新批評,以至五六○年代以降,林以亮、夏濟安、夏志清、歐陽子、葉維廉與李英豪的現代詩學評論,他們的文學評論,多少與新批評相關,當然也有調整。

 

        回顧也斯的文學評論,其實是與新批評反向而行,他早年的〈從緬懷的聲音裡逐漸響現了現代的聲音──試談馬朗早期詩作〉(初稿刊於1977年八月《號外》),到《也斯的五○年代》中的論文,我們看到也斯對歷史完整性的重視,簡而言之,就是文學歷史中,作者之間的傳承與轉化、源流與脈絡,以至作品之間的改編衍變與文化磋商,這些都是也斯文學評論的重點所在。

 

matthew3 (1).JPG

作者簡介,鄭政恆,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記憶前書》、《記憶後書》及《記憶之中》,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主編有《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新詩卷二》、《沉默的回聲》、《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讀書有時》三集、《民國思潮那些年》四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香港粵語頂硬上》及《香港粵語撐到底》等。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現為香港電台《開卷樂》主持、《聲韻詩刊》《方圓》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