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閱讀是感性的,報告通常是理性的,兩者要求和規格也有所不同,不帶目的的閱讀才最舒心。學生對指定書目已提不起勁,自選書目又被老師DQ(不能夠取高分,因DSE,閱讀報告也計分),實在令學生好挫敗無癮。
文/小編
書展創新高與閱讀風氣
DQ一詞自從在立法會出現後,好像所有事都可以很容易被DQ。就像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被淫審處審裁為二級不雅物品在書展上禁售,特區政府再次以曲線手段成功將香港推銷到國際!貿發局無懼負評,書展閉幕隨即以完勝姿態公布,高達104萬入場人數是歷屆之冠,以數字舉證成功,但不少參展商表示「旺丁不旺財」以至嚴重虧蝕,不過大家心知肚明數字創新高跟提升閱讀風氣並無直接關係。
來自中學、大學、教育、媒體及文化界等年輕人,聚首在突破書廊,由香港文學評論學會辦的書展外圍青年論壇,一同評價書展成效和分享閱讀經驗。正如一些評論人和年青人指出,書展多年前已淪為大賣場的偽文式消閒娛樂,除了賣書以外還有很多無關重要的產品同場出現,縮窄了內地和台灣真正賣書的範圍。貿發局角色本來就是要推動經濟發展,真正目的又不是向市民推廣有質素的閱讀和本地文學。這麼一說又不無道理喔,在商言商賺錢才是目標吧。想像如果書展交由民間的文學組織籌辦,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底下會如何?未敢想像成功或失敗,因為兩者對書展的概念是不同的,反正大家只看重數字去評定功過,文青文人辦書展若然「撻Q」,又好易被狠批不理主流市場來圍爐取暖。
閱讀有趣,寫報告倒了胃口
小編回想當年小四被口水多過浪花的講古老爸引導,常誇讚諸葛孔明有多神通廣大運籌帷幄,令我對這位最接近神的男人產生極大的好奇。於是當我一口氣看完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發現它是一部充滿男人情義和鬥智鬥力的小說,就徹底被羅貫中筆下神化的歷史人物完全征服。然後中學時代再讀《出師表》,我才發現忠心與愚忠可能是一線只差。閱讀有時也並非一條直線的單向接收。事實上,同場有不少學生哥說沒興趣逛書展更說閱讀不是問題,但閱讀完後要精準的寫報告才最無趣懨悶。小編完全感受到他們的困惑與不爽。畢竟閱讀是感性的,報告通常是理性的,兩者要求和規格也有所不同,不帶目的的閱讀才最舒心。學生對指定書目已提不起勁,自選書目又被老師DQ(不能夠取高分,因DSE,閱讀報告也計分),實在令學生好挫敗無癮。相反,有些同學說從小對閱讀和報告兩樣事都不拒抗,還曾經上課時在抽屜偷看小說,主持問誰有此癖好,舉手佔全場大半才讓我感到有點意外。
閱讀可以拓闊眼界和培養心性,同時也是一件關於個人品味和歷練的事。於是我猜,喜歡閱讀是否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學校想要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家國、道德和人生,從而培養個人品性是否太過一廂情願?還是如老師所言,要找對切入點,擊中同學的興趣,方能水到渠成?不是所有名著看完都有感召,我們當下也有要面對的社會問題,強行要拉人回到災難深重的時代,會不會太離地,令人難以投入?當然,也難保有朝一日我們靈光一召,會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