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

展現粵語流行曲研究的新角度(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香港研究課程於8月26及27日,舉辦「粵語流行曲70年學術研討會」。第一日(8月26日)就以線上(zoom)線下同步進行,在午休之後的第二場研討會,由梁明暉博士主持,演講嘉賓分別是評論人廖志強主講〈百川匯成——八十年代本土流行曲的盛世〉、中大中文系副教授黃念欣博士講述〈下世紀再嬉戲——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曲的「未世」再探〉及詩人呂永佳博士主講〈世上有多少個繢紛樂園任你行——一零年代香港流行曲的「轉世」〉(排名根據出場順序)。

文/唐林

廖志強指出,八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之所以能稱為「盛世」, 或者與當時流行的曲風及創作風格有關,眾多作曲及作詞家受不同文化的影響,例如上海曲風及中西樂的交織而成,故此他的題目就是「百川匯成」, 講解不同歌手、作曲、作詞家的成長背景形成的「盛世」。

之後,黃念欣博士為觀眾分析九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如何由「盛世」走到「末世」,並解釋其原因。

最後,呂永佳博士就一零年代的粵語流行曲分析,為何一零年代的歌詞可以稱為香港歌詞發展最重要的十年,解釋這動盪的十年歌詞如何打動香港人,歌詞又如何發展成為另一種存在形式。

三位學者分別為觀眾分析不同年代的粵語流行曲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雖然礙於活動時間限制,每一位演講嘉賓只有三十分鐘時間,但觀眾仍然可以透過這三位學者的分析及論述中,了解具證據支持及具學術性的粵語流行歌曲發展史。

展現粵語流行曲研究的新角度(上)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香港研究課程於8月26及27日,舉辦「粵語流行曲70年學術研討會」。第一日分為主題演講及三個場次,場次一主要聚焦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曲,由梁淑雯博士主持,並由評論人黃志華、彭得豐、蔡梓淇作演講嘉賓。

文/唐林

首先由黃志華主講〈本可成佳話——記五十年代的原創粵語歌及創作者歌者〉。他表示香港的音樂文化從三十至五十年代主要有五方面的互動,分別是粵劇粵曲、粵樂、電台、電影以及音樂社。在原創粵語歌曲方面,他表示當時很多粵語歌都是以先詞後曲的方式,並將有兩種情況。分別是「腔簡近歌」,如兒安眠、鴛鴦曲等,以及「腔繁近曲」,如梨花慘淡經風雨。當中亦有展示香港首批粵語曲唱片的廣告、粵語時代曲的樂譜等,黃先生亦播放不少當時的粵語流行曲。

接著由彭得豐講述〈香港流行曲的早期跨國網絡——聚焦於六十年代〉。他表示在六十年代,香港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三地的流行音樂傳播與交流,對三地的文化有很大影響。當時星馬的音樂人帶動了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而流行曲的盛行增加了跨國文化認同。同時,這些發展亦成為粵語流行曲「盛世」的基礎。

最後由蔡梓淇主講〈多元試驗與崛起——論七十年代粤語流行曲的普及與文學價值〉。他表示七十年代對於粵語流行曲發展是「歷史上的命運轉捩點」。在七十年代初期主流仍是國語時代曲、西洋音樂。那粵語曲是如何振興起來的?他表示振興的時期《囑咐話兒莫厭煩》大受歡迎,同時期亦有《啼笑因緣》、《鬼馬雙星》等歌曲,令粵語流行曲受關注。其次,本地作曲家的曲風多樣、粵曲人填詞參與改變了流行歌詞的風格,對粵語流行曲有很大貢獻。並且當時粵語曲題材多元,有粵曲形式的吸引老一輩,老少咸宜。更有以外國音樂的旋律填粵語歌詞的歌曲,造就了具有香港特色的流行曲,增加大眾共嗚,使粵語流行曲逐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