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球

在中港文化的流動與演變中聯結學問 ──先師陳炳良教授的學術成就與貢獻

陳老師在香港學術史上的貢獻,既深且遠;所沾溉的,又遠遠不止一兩代人。到今日,在以後,仍然會照亮香港的學術研究之路。

陳炳良教授主持張愛玲的小說與電影研討會

陳炳良教授主持張愛玲的小說與電影研討會

文/陳國球

老師生平已記在「陳炳良教授(1935-2017)追思會」的紀念冊,不必在此覆述。我想講的是,老師一生,與中國、香港之間文化流動以至演變,都甚有關聯。

一、 1938年10月,日軍攻佔廣州;次年初,老師從出生地廣州南遷到香港。這是中國文化南移的其中一個關鍵時刻;茅盾、葉靈鳳、李南桌等等,都是這個時期來到香港。香港加入了自七七事變、國共內戰、 以至兩岸分治等歷史崩裂時期南來的文人,文化更有氣象。

二、 老師在香港完成他的學生時代,他的所學,就有這些南來文人,例如:關存英、梁寒操、羅慷烈、 鄭水心,甚至饒宗頤、牟宗三等的影響。1966年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這一年老師離開皇仁書院中文科科主任的教學崗位,到美國留學;當時在皇仁這類官立中學任教師,是一份安穩的公務員職業,但老師為了學術追求,毅然放棄看似安逸的生活。

三、1977年文化大革命完結後一年,老師回香港大學任教。在香港成長,以至教育養成,加上美國的學術訓練與視野,成為老師在改變香港學術研究風氣的重要基石。

四、文革後,國內開始進人「新時期」──新的啟蒙時期,知識界渴望與世界接軌。香港,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門戶。老師在香港參與組織學術團體,凝聚成一股學術力量,推動新的學術研究風氣;這時期大陸許多學人,與老師及他的同道,在香港有了許多交流的機會。老師在香港舉辦了多次規模大大小小的學術會議,促進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學者交流互動;香港作為這個時期的學術樞紐,發揮重要的作用。

陳炳良教授與 余光中教授、 鍾玲老師及 何沛雄老師在港大合影圖片來源: 楊永安主編:《足跡—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九十年》,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頁163。

陳炳良教授與 余光中教授、 鍾玲老師及 何沛雄老師在港大合影

圖片來源:
楊永安主編:《足跡—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九十年》,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頁163。

五、 老師在香港學術史上的業績,在現在有限篇幅我沒法詳述,著作書目可參考下述。 我想舉出四點,以概其餘:


1.老師在美國留學時期與當時在台灣成功大學的蘇雪林反覆辯論《楚辭》神話的淵源;這是「楚辭學」上的一次重要論爭,帶動了「比較神話學」的研究風氣;

2.老師在1988-1989年與日本東京大學丸山昇教授就「魯迅文化政治思想」的爭論,揭示魯迅研究的一種「拒絕神化」的方向。後來無論大陸以至歐美的「魯迅研究」都可以見到餘波。[1]

《照花前後鏡》書影

《照花前後鏡》書影

3.老師在回香港前開始研究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現代文學課程專講張愛玲這位港大舊生的小說, 可說整個華語地區的「張學」研究的先驅,他在1983年出版的《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2]是早期張學最重要的著作。

4.老師編《香港文學探賞》[3]等論文集,可以見到老師作為「香港文學」跨進學院高牆的重要推手的意義;這已經不是個人研究那麼簡單,老師是帶動「本土文化」學術研究的功臣。

《香港文學探賞》書影

《香港文學探賞》書影

總的來說,陳老師在香港學術史上的貢獻,既深且遠;所沾溉的,又遠遠不止一兩代人。到今日,在以後,仍然會照亮香港的學術研究之路。





[本文原為陳炳良教授追思會之發言稿,經整理蒙作者授權發表。]

 

IMG_9542.JPG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曾在捷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各地講學,著有《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情迷家國》、《抒情中國論》,合編《文學史》集刊、《抒情現代性》等多種研究、評論及選集;並擔任《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總主編(已出版十二卷),主編《評論卷一》。

 


[1] 參《文學散論──香港,魯迅,現代》,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87 (臺版:《照花前後鏡──香港,魯迅,現代》,臺北:錦冠出版社,1988);《魯迅研究平議》,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

[2] 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

[3]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