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伊甸——談《湯姆的午夜花園》

IMG_4118.jpeg

文/鄭子遴



成長是人類最奧妙的事情之一。甚麼叫成長?從嬰孩長大到成人,還是從少不更事到成熟待人?有人說成長只是衰老的另一種說法,人打從二十五歲起,就已經停止成長,並且慢慢步入衰老的階段。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成長都跟時間和空間密切關連,而在成長的階段之中,由孩童步入青春期最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少年人如何認識正在急促轉變的自己呢?如何自處,又如何跟別人相處呢?這種種都是少年成長時期重要的課題。一九五八年獲英國卡內基獎(Carnegie medal)的英國作家菲利帕.皮亞斯(Philippa Pearce, 1920-2006)的《湯姆的午夜花園》(Tom’s Midnight Garden),這部書獲兒童文學家羅威(John Rowe Townsend, 1922-2014)譽為二次世戰以來的唯一大師手筆。它告訴我們,成長的生活猶如人在伊甸園(Eden),按聖經的記載,伊甸園是上帝安置人的樂園,是淨明無罪的地方,與此同時,亦是一個多變而令人徨惑不安的地方。伊甸裏的蛇就是使人產生懷疑和不安的象徵,人要在這個伊甸裏學習自處和跟別人相處,同時學習辨別和自決。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人都會對人生中許多價值觀產生懷疑,特別對成人的話感到焦慮與反感。他們開始想掙脫成人的束縛,在跌跌碰碰中尋找屬於自我的價值。這時候,他們便會進入那個在午夜的神祕伊甸。湯姆的成長故事正正就是在午夜發生的。

 

黛博拉·科甘·特克 (Deborah Cogan Thacker)和尚.韋柏(Jean Webb)認為真實和奇幻界線間的模糊界線,能帶來一種掙脫與不安定感。正正合適放在成長小說之中作為場景的設定。湯姆因弟弟彼得感染痲疹,原定在自家花園建樹屋的計劃不得不擱置了,而暫住到姨媽的公寓裏,是沒有花園的,更使湯姆感到額外的不爽。公寓的屋主是個叫巴瑟羅米歐的老太太,給人的印象是個不喜小孩的怪婆婆,而她的公寓裏掛著一座老爺鐘,每到半夜就會敲響十三下,這使湯姆感到莫名的好奇心,因為它敲了不該有的第十三下鐘聲,使湯姆發現公寓小後院原來藏著一個美麗的祕密花園。他在花園裏結識了女孩海蒂,跟著的日子,湯姆每逢午夜便到花園跟海蒂玩耍,回到房間,卻驚覺時間只過了一會兒,但海蒂的時間卻比他的過得快很多,甚至在湯姆短短的暑假中,就長大成為亭亭玉立的少女。

攝影師:Leah Kelley,連結:Pexels

攝影師:Leah Kelley,連結:Pexels

 

冒險是成長的重要標記

 

皮亞斯塑造這個午夜花園,藉兩位主角——湯姆和海蒂——的時空交錯,引出一個甜美中又帶點苦澀的課題,那就是成長。

 

老爺鐘擺上刻上《啟示錄》第十六章的「時間不再」,象徵揮別一個舊時代,預備迎接一個新天新地的年代。作者巧妙運用花園與老爺鐘,串聯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記》和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暗示相較身體上的成長,我們更需要瞭解及關心孩子心靈上的成長,因為那是超越時空限制的。湯姆闖入的午夜花園,不是別人的,正正就是海蒂——童年的巴瑟羅米歐太太——的夢境。巴瑟羅米歐太太幼年雙親早喪,寄居在嬸嬸家受盡她的白眼,幾個堂哥跟她的年紀相差一段距離,因此,她慣了自製空間來自娛。在第十章「遊戲和故事」中,海蒂跟湯姆初見面時,就自稱「公主」,她又會替人和事編造故事來跟湯姆分享。這些都反映海蒂為何形成孤獨的性格,幸得湯姆「亂入」夢境,使她在回憶之中得著一份難得的情誼。

 

「時間」的確是本書的一個重要主題,然而我認為讀這小說又不必拘泥於時間的錯置上,因為孩童和少年人對時間和空間都沒有成人那麼執著,這也是湯姆在花園之中跟海蒂玩耍而完全沒有覺得違和的原因。儘管他曾一度懷疑海蒂是鬼,以及對自己不能被花園裏其他人看見不明所以。他反而像個偵探一樣,蒐集資料去瞭解海蒂的身世。冒險是成長的一種重要標記,缺乏冒險精神使成長變得空洞乏味。冒險的世界是要由冒險的人自我創造的,裏面自有數不清的不確定因素等待冒險者發掘,他要不懼艱險,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跨越險阻,在過程中不知不覺成長。孩子閱讀這本小說,都需要抱持這份精神,成人無需向他們「解話」,又或者老是問他們從故事學懂甚麼道理,反而讓他們多一點發問與尋索,就像湯姆向姨丈發問甚麼是時間一樣。其實湯姆已經不斷尋求解答,姨丈一味以成人的角度回應於少年人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我認為《湯姆的午夜花園》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至八章是「闖進伊甸」,湯姆穿過通往後院的門,闖進巴瑟羅米歐太太童年的夢,打破時空的限制,體驗時間的跳躍,同時進入一種成長的惶恐(湯姆離家的孤獨與海萬幼年喪親的孤獨)。在寫給弟弟彼得的一封信裏 ,湯姆發問甚麼是時間,時間這玩意對少年人來說,充滿了神祕感。我們或許在少年時期,都喜歡跟朋友玩時間囊的遊戲,把願望或祕密寫在紙條上,把紙條卷好塞進樽子或盒子之中,待若干年後再一起打開時間囊,看看歲月在各自身上留下怎樣的痕跡。湯姆當下的成長經驗,就是巴瑟羅米歐太太成長的回憶。回憶本屬於過去,但對老年人來說,成長時期塑造了他們的人生,儘管在時空上是過去了,但在精神上,是永恆的,會在夢境中不斷重生。

 

第九至十七章是「成長的印記」。海蒂跟湯姆透過角色扮演、創作故事和分享祕密來排遣孤獨,他們也享受爬樹的樂趣,爬樹可以寓意渴求成長的一種冒險行徑,樹本身亦意味著生命,海蒂從樹屋上跌下來受傷,是成長的必修課,試問哪個人不曾在少年時期受過傷?縱然痛楚,但沒有比痛楚更能使人更快成熟。少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傷,能使他們避免困在焦慮與困惑的囚籠裏。

 

攝影師:jonas mohamadi,連結:Pexels

攝影師:jonas mohamadi,連結:Pexels

成長記憶助我們踏上生命新章

 

第十八至二十六章是「成長的祕密」,海蒂受傷之後,湯姆有一段時間不能跟她見面,再見面時,海蒂已經亭亭玉立,湯姆對時間的流逝感到不可思議,決定要解開這個時間之謎。他從老爺鐘擺上的《啟示錄》經文經歷「時間不再」,短促而多變的少年時期,總叫人又愛又恨。湯姆透過海蒂留給他的溜冰鞋明白到他們在時空交錯的一點上相遇,而這一刻亦會很快悄然流逝。海蒂跟小巴帝邂逅而忽略湯姆,使他意識到成長既甜美亦殘酷。在「溜冰」這一章裏,海蒂和湯姆走到教堂的一座懷念一位仕紳的紀念碑,上面刻著「與永恆交換時間」,這句話告訴湯姆和少年讀者,過去了的時間會進入永恆,成為回憶。

 

第二十七章是最終章,也是整部小說的結語。在二十六章裏,湯姆要準備回家而來不及告別海蒂,他在最後一刻大喊海蒂的名字,驚動了在睡夢中的巴瑟羅米歐太太。當他準備向老太太道歉之際,才發現面前的老太太,就是花園裏的小海蒂。老太太在最後一章跟湯姆和盤托出她的童年,他們最後的擁抱既是向童年的海蒂作正式的告別,也是對湯姆成長的一次加冕。

 

《湯姆的午夜花園》記錄了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成長足印,令我想起一個叫《桑菲力安》的故事,故事講述小女孩凱西在成人眼中是個問題兒童,她只有一個朋友,就是玩偶桑菲力安。在一次意外中,她丟失了桑菲力安,尋找良久,終於被一位叫雷恩夫人找到了,夫人卻發現桑菲力安就是她兒時丟失的玩偶,玩偶經歷戰事而幾番落入到不同的主人手上,直到成為雷恩夫人的玩伴。桑菲力安是凱西的,也同樣是雷恩夫人的靈魂伴侶,它沒有被時空限制而喪失價值,更是不同年代的孩子成長的記憶,甚至成為兩代人的精神連繫。成長令人改變,而成長的記憶卻能鮮活永存,幫助我們踏上生命中的新一頁。《湯姆的午夜花園》就擁有這種力量。

 

IMG_4119.jpeg

作者簡介:鄭子遴,兒童文學作家、五屆青年文學獎得主,明報小作家培訓計劃精讀坊導師、專欄作家、寫作比賽評審、自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