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 été français

一個法國的夏天──記一場急馳而過的青春

整篇小說沒甚麼扣人心弦的情節,這也可能是因為作者刻意把人生的經歷淡化處理──人生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也好像甚麼也沒有做,總之,時間在幾個小段落間匆匆而逝。這種對青春易逝的慨嘆由一個特別的敘述結構帶出:小說一開始和最後出現的老人慨嘆自己已到生命的暮年,不知向誰講述自己和其他人的故事。

圖片說明_法國小說 Un été français 當年發表的那期雜誌。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說明_法國小說 Un été français 當年發表的那期雜誌。
圖片由作者提供。

文/Sabrina YEUNG

 

〈一個法國的夏天〉(Un été français)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於1979年發表在《新法蘭西雜誌》(Revue Nouvelle Française)的短篇小說。故事一開始描寫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家如痴如醉地觀看環法單車賽,甚至像一個年輕小粉絲般,在公路旁追逐某位單車手的身影。這個描述只維持了六個小段落,然後便出現了另一位人物──菲利浦‧約特朗德。後者才是故事的主角,因為故事大部分的篇幅都是關於他的回憶:十六歲被學校開除;十八歲成為巴黎十六區舞會紅人,有一次跟母親的朋友,一個三十歲的女人發生性關係;後來去阿爾及利亞服兵役;之後父親過世,承繼了家族小生意;繼而與一個年輕女子訂婚,但訂婚十天後又悔婚……時光流逝,菲利浦三十多歲還保持著去舞會的習慣,而且去舞會時還穿著1950年代流行的服飾。但周遭的世界已改變,朋友一個接一個地結婚生子,去舞會的人全都比他年輕,視他為叔叔輩。「慢慢地,一種憂鬱感滲透了他的全身心。這種情緒是在他三十五歲時產生的。」

雖然說最開心的時光過得最快,但敘事者描述菲利浦的回憶時,著墨最多的是他十六至二十五歲那段時光,可以想像那是他人生最高峰的時刻。故事最後部分,菲利浦在雨果廣場一家咖啡店停了下來,想起自己六月份便三十八歲了,然後故事又轉回去一開始那位六十多歲、看環法單車賽的老人。同樣是六個小段落的描述(非常工整的結構),小說最後一句是「運動員們在一個法國夏天所特有的熱氣和塵埃中急馳而過。」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圖片來源:網絡。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圖片來源:網絡。

整篇小說沒甚麼扣人心弦的情節,這也可能是因為作者刻意把人生的經歷淡化處理──人生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也好像甚麼也沒有做,總之,時間在幾個小段落間匆匆而逝。這種對青春易逝的慨嘆由一個特別的敘述結構帶出:小說一開始和最後出現的老人慨嘆自己已到生命的暮年,不知向誰講述自己和其他人的故事。事實上,敘述者的確沒有把他的故事描述出來,取而代之,讀者看到的故事大部分來自主角菲利浦於小說中段的回憶。快到三十八歲的菲利浦不是那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但我們知道那位老人年輕時可能就像菲利浦那樣,在舞會中消耗時間,在感情中任意而為,然後慢慢變成一個孤癖的人。老人家年老時突然對環法單車運動員的著迷,彷彿暗示了他對青春的執著,菲利浦的回憶彷彿就是他年輕歲月的寫照。兩人雖然是獨立的兩個人物,但他們好像又串連成一個生命歷程的整體。這是此篇小說於結構上一個較為特別的地方。

這篇小說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回憶與空間的緊密扣連。回憶需要線索去觸動。這篇短篇小說中,作者用巴黎十六區的地景去引出故事人物的回憶。整個回憶活動其實是主角菲利浦從十六區邊緣駕駛到十六區市中心的一段車程。當他開始回憶時,回憶片段不是任意浮現的,而是受十六區一個個地景所觸發,而這些地景是現實存在的。例如菲利浦驅車穿過布浴涅樹林(Bois de Boulogne),途中看到納伊(Neuilly)──主角高中時打木球的地方,經過舒舍大街(Boulevard Suchet)和安格爾斯大街(Avenue Ingres)──主角遇一名丹麥女人的地方。總之,每駕駛經過一個地方,菲利浦就想起一些以往的片段。而這些片段疊加起來,就是他三十七歲的人生的速寫。換言之,作者利用空間來推動主角的回憶進程,利用空間來推動情節。宏觀來說,當這些具體的空間承載著個人和集體記憶,甚至各類歷史事件時,它們就不再是純粹物質性的空間,而是成為歷史和記憶的場所,一個由空間承載著時間的特殊景觀。而這一點,一向是法國評論者認為莫迪亞諾顯現出「在地性」的地方。

 

78618951_3902525399773246_7366932496866344960_n.jpg

作者簡介,Sabrina Yeung,文學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