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歐根尼變奏曲

陳浩基再變奏——《第歐根尼變奏曲》的文本配樂實驗

第一篇《窺伺藍色的藍》的,是鋼琴詩人蕭邦緩慢悲傷的前奏曲,光看題目就覺得匹配。第二首調子一轉,快板溫馨的弦樂曲與大團圓結尾的《聖誕老人謀殺案》亦相配。另一篇以華爾茲襯托人生和時間的流逝,絕妙。

public.jpeg

文/韋青

試想像這樣的閱讀體驗:讀者翻開一部中短篇推理小說集,想起懸疑跟古典音樂滿配的,正好作者為作品配了不同的古典音樂,只要掃描在後記內的QR碼,就能連接網上播放平台清單,邊聽邊讀。這就是陳浩基的《第歐根尼變奏曲》。

或者讀者情願置身《福爾摩斯》系列裡的第歐根尼俱樂部,在絕對寧靜中來一場與推理作家的解謎比試。

從獲獎的《13‧67》和《遺忘‧刑警》、合著科幻推理作品《S.T.E.P.》到反映社會現況的長篇《網內人》,陳浩基一直不拘一格,展現個人變奏。翻閱他這部新作之前,我想,結集較之上述著作,會否顯得不連貫。這顯然也是作者之憂,他在後記說:「我不想將多部短篇隨便塞進書裡馬虎了事,決定以組曲的形式來包裝呈現,還要煞有介事地為每篇加上古典樂風格的次序題名……部分故事彼此雖無關連卻的確是以相近的主題作不同的「變奏」」(298頁)。

篇章有的屬推理類,部分則偏向奇幻靈異。推理作品貫徹作者的本格派推理章法,先讓讀者以為是他/她,再揭示並非如此,但設定及主題仍見變化:有並無凶案的校園推理、以太空為舞台的政治寓言、講述處理屍體的寫實故事。作者在後記點出哪幾篇是同一主題/故事構成/手法的變奏。

如果循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論看,作者的解讀,並不局限讀者詮釋作品的方法。比如說我認為,慾望是串連《第歐根尼變奏曲》大部分作品的主題。描寫罪案之篇,固然充斥各種扭曲的慾望,諸如推理小說作者對成名的過度渴求,連對於推理無甚興趣的大學生,也為爭奪A等成績而上演鬥智攻防戰。非推理作品,亦刻劃了現代人對時間和權力的支配慾,還有對咖啡和香煙無間斷的追求。除了幾篇戲謔之作外,全書調子偏向灰暗沉鬱,一如其黑色封面。

掌握了這部作品的大概之後,接下來看看由作者建議配樂的嘗試。

播放清單有14首西方古典樂曲,順篇目排序,有一首不能播放(按筆者2019年4月14日嘗試)。樂曲長短不一,最短者僅45秒,最長者達16分鐘。曲目多為快板(allegro),配合篇章明快的節奏。選曲多樣,同一作曲家只出現兩次,但並無古典時期或之前的曲目,亦無聲樂作品,這也許反映作者的偏好。

作者說選曲的條件是,他心目中認為與篇章氣氛相符。乍聽之下,不禁佩服其選擇——配第一篇《窺伺藍色的藍》的,是鋼琴詩人蕭邦緩慢悲傷的前奏曲,光看題目就覺得匹配。第二首調子一轉,快板溫馨的弦樂曲與大團圓結尾的《聖誕老人謀殺案》亦相配。另一篇以華爾茲襯托人生和時間的流逝,絕妙。

為書本配樂,異於為電影配樂。觀眾看電影,同步經歷畫面與音樂,兩者的結合烙印在腦海。大多數讀者翻開《第歐根尼變奏曲》,未必會馬上播放樂曲(誰會從後記讀起?),之後讀到作者的用意,也許會播放看看,古典音樂迷尤會好奇。讀者多先在腦海構築了情節畫面,再去衡量音樂與文本呈現的感覺是否吻合。讀者與作者,都是先文本後音樂。讀者可以認同作者的選曲,也可自行配上心目中的樂曲,牽絆較電影配樂少。

聆聽作者建議的配樂,可印證讀者由作品所得的感覺,是否和作者一致,但未必加深對每篇作品的理解和印象。一如前述,「主題與變奏」這一命題,已見於慾望主題與每篇故事所呈現的變化。配樂只是為這命題再增添一點趣味。文本與音樂互動的實驗,可以不止如此,未來會否有為書本原創的音樂?先擬好曲目(可以是一套組曲)再寫,如何?每一篇,甚至每一段的配樂連結,就放在那一頁,讓讀者即時體驗聲畫合一?

陳浩基為《第歐根尼變奏曲》配選樂曲,未嘗不是開拓閱讀方式的一次實驗,讀者也藉此多認識他一些。雖然哲人說作者是誰,生活背景如何,與閱讀並不相關,但現今是作家會跟讀者互動的年代。陳浩基編入三篇題為「習作」的小品,介紹說是讓自己「抓回手感」的練習,與讀者分享他的寫作習慣。透過這次試驗,他向讀者展示了自己更多的面貌。

期待陳浩基下一次變奏。



後記:選曲之一的佛瑞(Faur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第三樂章(Pelléas et Mélisande, Op. 80, III. Sicilienne),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閉館廣播的背景音樂,香港讀者聽來或有另一重感受。



參考資料:

陳浩基,《第歐根尼變奏曲》。香港:格子盒作室,2019。

配樂(YouTube影片名單)連結:https://tinyurl.com/diogenes-op5

 

public.jpeg

作者簡介:韋青,香港中文大學新亞人,翻譯系畢業,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碩士。曾獲青年文學獎優異獎及大學文學獎。正職與文字相關,與文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