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阿濃

寫作的奧妙處也在於創作者能在格裡格外自由想像,這有點像中國書法,初學者當然要按規格運筆墨,同時亦需學習欣賞破格的作品,不然就只能按章成文,既不能創作出有個人特色的作品,也無法享受自由創作的樂趣。

阿濃作品《日日是好日》書影

阿濃作品《日日是好日》書影

文/鄭子遴

早陣子被報社邀請,與一群初中同學分享寫作,主題與阿濃有關,當然要重讀阿濃的作品。再次捧讀,欲罷不能,翻開書頁,彷彿阿濃就坐在面前,跟我緬懷從前,笑語當下。怪不得他有十五本著作入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的「一本好書」,五度被中學生選為「最喜愛作家」,細嚼他的文字,猶如吃著回復青春的仙丹,豈不快哉?

 

沉穩而不傷人

 

阿濃的文字初讀看似平平無奇,行文之間,沒有蕩氣迴腸之波瀾,也欠缺辯雕萬物之藻飾,跟他的筆名「濃」有點背道而馳。細讀再三,才發現他的「濃」是從字裡行間慢慢滲出來的,正如他自己所說,他跟自己佩服的作家魯迅不同,魯迅的行文如匕首,夠鋒利,卻容易傷人,而他自己的卻是把鈍刀,沉穩、準確而不志在傷人,點到即止,手下留情。[1]阿濃的意思是甚麼呢?就是他寫作是為了給與人好的東西,那些東西可能被人一時忘記或遺棄了,阿濃以他的「鈍刀」提醒人重拾美好的東西。例如〈巴士上的故事〉[2],他透過男主角的尷尬「瘀事」提醒人不要在人背後「講是非」。

 

阿濃作品《濃情集》書影

阿濃作品《濃情集》書影

浪漫而俏皮

 

阿濃說過他的筆名是來自他早年替報章寫愛情故事而來的,他特別擅寫與情有關的文章與故事,除了愛情,友情、親情,甚至對動物及對世界的情懷也是他所關心的。〈車站外的心情〉[3]敘述阿濃自己許多年前在車站外邂逅一位擺地攤賣瓜菜的聾啞女孩,可是她只默默等候她心儀的男孩出現,男孩出現時,使她整個人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這是愛情的力量。從阿濃的角度,那是一次失落的經歷,卻不失浪漫,也帶點可笑。

阿濃作品《不一樣的故事》書影

阿濃作品《不一樣的故事》書影

幽默

 

阿濃的幽默像林語堂先生所說的,富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及溫柔同情的人生觀。而且往往在故事或文章的末端給人「彩蛋」(小驚喜)。〈初吻〉的主角阿東的女友萍萍在游泳時遇溺,被他的好友阿明用人工呼吸拯救了,覺得阿明奪去了萍萍的初吻,因而對他心存芥蒂。最後卻因為自己遇溺,同樣被阿明用人工呼吸救回而沒事了。[4]

阿濃作品《惡人》書影

阿濃作品《惡人》書影

阿濃談作文

 

阿濃曾在一篇文章[5]談及寫短文的要訣:

 

 一要主題明確,只說一件事,表達一個意思。

 

二是不講究全套的起、承、轉、合,可取消其中一兩個步驟,或將它壓縮至只用一兩句。

 

三是有一個比較吸引的開始(引起好奇、懸念、興趣),爭取讀者繼續看下去。

 

四是該細寫的地方仍要細寫

 

五是要結束在最有味道的地方,餘韻無窮。

 

六是整篇文章有點像坐過山車,起初是一番經營,像爬上斜坡,到了頂點,來一個大

衝刺。

 

其中第二點跟學校一向教導的大異其趣。學校所說的起承轉合是基礎,阿濃的就跟大部

分教授故事創作的一致,這反映文字創作本應不拘一格,寫作的奧妙處也在於創作者能

在格裡格外自由想像,這有點像中國書法,初學者當然要按規格運筆落墨,同時亦需學

習欣賞破格的作品,不然就只能按章成文,既不能創作出有個人特色的作品,也無法享

受自由創作的樂趣。

 

阿濃鼓勵人(當然包括少年人)學習寫作時,要在生活中增加文學因素,其中一點值得

玩味的是要戀愛。的確,人天生就是有性情的,沒有情感的人生與死物無異。有趣的是

,少年人對愛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在講座上的初中生,都認為愛情其實是較濃烈的友情

,而友情就是較清淡的愛情。我覺得他們真的拿捏到愛情那種曖昧哦。事實上,文學創

作就是要有那種流動的情感,阿濃能夠坦率地表達戀愛對文學創作的重要性,怪不得他

多年來都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喜愛作家呢。

 

阿濃並沒有以甚麼主義去建構他的作品,他直率坦露的文觸,文白互用,甚至常有外語

、潮語夾雜其中,絕對違反校內作文的規則,然而他有深厚的古文基礎,不因運用外語

、俗語和潮語,而破壞作品的文學性,作品才能直抵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引起他們的共

鳴,既不曲言和寡,也不落俗套,是道道地地的香港文學。

 

IMG_9505.JPG
1495965155aviary-image-1487776371894 (1).jpeg

作者簡介:鄭子遴,兒童文學作家、五屆青年文學獎得主,明報小作家培訓計劃精讀坊導師、專欄作家、寫作比賽評審、自由編輯。


     

[1] 〈鈍刀〉(《日日是好日》,頁120-121。)

[2] 《濃情集》,頁23。

[3] 《不一樣的故事》,頁49-52。

[4] 《惡人》,頁17-18。

[5] 《日日是好日》,頁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