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獎:劉芷晴
編者按:為提早表揚優秀作品,現以不記名方式把作品刊登,以供大家欣賞。賽果公布後將會加上原作者名字。文中所有圖片皆為編輯所加。
作者—赫曼.赫塞出生於德國,是二十世紀德語文學中傑出的散文大師。他從小就在濃厚的宗教和文學氣氛中長大。他的作品帶著淡淡的哀愁,以描繪青年人在徬徨苦悶中對人生的追求,激起了幾代青年人的共鳴。這本書也在描寫一對少年朋友在神學院身心受到摧殘的故事。
故事內容大概講述主角漢斯是天才兒童,一直受到父親、牧師和老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入神學院,出人頭地。而他也很努力學習,有時會在忙碌的學習中頭痛。最後他考入神學院。而他就藉有時間而去散步並做他最喜歡的事—釣魚。但他學校的校長勸他在這個假期預先做準備,去學習打好穩固的基礎,而他也聽從。內向的漢斯去到新學校與海爾納成為朋友,但海爾納因抑鬱病而與別人打架受到懲罰,並令學校老師對他反感,而漢斯也因此背離他。因為一次同學意外死去,讓漢斯感到人生無常放下虛榮與海爾納道歉,做回朋友,但因為漢斯學業退步比校長要求疏遠海爾納,當然漢斯沒有這樣做。後來漢斯因患上神經衰弱被迫退學。而他的父親、牧師也未能安慰漢斯,使他尋死。
在這本書我認為帶出的第一個主題是學習的意義,漢斯身邊的人一直給予漢斯很大的壓力,告訴他只有學習才能脫離貧窮,但我認為學習不是單單是指得到更好的生活,去培養專業能力的唯一途徑,而是學到的知識,怎樣去提升自己的品格、怎樣去幫助別人、學習分辨是非和理性思考。而在書中也可見,漢斯其實對他爸爸有恐懼,因為他被迫退學而漢斯也不敢面對父親,害怕令他失望,而他也知道父親因此感到不開心並且漢斯也感到難受。而校長也曾經跟漢斯說過「千萬不可鬆懈下來,否則會掉到車輪底下去」,相信這句說話也造成了漢斯心理上的壓力。
而另一個主題是專一的教育方式又是否適合所有青少年呢?在這填鴨式的教育是不是對青少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呢?正如漢斯,他喜歡希臘文迷戀閱讀希臘文,但他當他要考試將德文翻譯成希臘文時,他卻難以做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不應受限於任何形式上的束縛,這才能發揮自己所能。然而鎮壓式的教育體制下,以為這樣的教育能給孩子最好的呵護與關懷,反而抹殺青年所需求的成長環境。青年往往無法得到寄托,被剝削許多快樂與自由,正如漢斯,他把大量時間用於升學考試上,連他最愛的活動也要被逼放棄,使他哭了幾個晚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學習的同時,應要花小許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放鬆。
第三個主題是成績不是一個判斷別人的主要工具,現在不少人都以成績去判斷一個人好與壞,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得到人們尊敬和欣賞,相反成績較差的學生只會得到別人的鄙視。例如書中的海爾納他因為抑鬱病而成績差,但老師卻不是指正學生,反而是叫其他學生不要與他做朋友,這令他心靈受到更大的打擊。而漢斯因為患上病成績漸漸下降,但老師一開頭就認為是海爾納導致漢欺成績差,所以叫漢斯遠離他。可見他們十分看重名利,雖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我認為老師不能直接叫學生遠離其他學生,這不但令學生造成心理問題,還令其他學生以成績去決定別人的級數。老師應關心學生,並指導學生,令學生變得更好。
書中有句「命運將它為自己的晦暗意圖感到高興,看着他如何每天用死亡的杯子享用幾滴慾望及生命之酒。主因並不在這個殘缺、年輕的生命上,而是在這個生命之輪完成目消失於地平面之前,得讓它多嘗一些生命的苦澀」
可以看見作者對生活的哀愁,並且在生活的苦中對生命的追求。
另外書中也經常會用比喻,如「如果砍去一棵樹的枝條,樹木常在近根處發出新芽,在開花時期生病而敗壞的心靈也經常如此,回到有如春天的起點時光,回到充滿預感的童年,就好像心靈能在哪裏發現新的希望,重新聯繫中斷的生命絲線。靠近根部的新芽充滿活力地急急向上生長,然而這只是種表面神明,他再也無法長成一棵真正的大樹。」
利用樹木帶出長期在受傷害的心靈中,會回憶當初充滿希望的童年情景,好像在哪能重新找到希望。
書中最後沒有直接指出漢斯投河自盡,而是利用悲慘、間接的手法, 例如
「備受威脅的漢斯已經冰冷、在黑暗的河流裏隨波逐流沿着山谷而下。羞愧和痛苦已經被帶走,黑色的河水逗弄着他的手和頭髮以及發白的嘴脣。
帶出漢斯抵受不住自己所承受的痛苦。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我們應從學習中與興趣找到平衡,不能只偏向一面。學習令我們有知識、懂得分辨對與錯、有自己的主見,所以學習是不能缺少的,但注重學習嘅同時不能不找到讓自己放鬆的事情。一生中有很多不同的壓力,而考試也是我們人生必經的其中一個壓力,我們不能因為考試而令壓力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行為,放棄了生命,反而我們應在壓力中迎難而上。在壓力中尋找快樂,做一些我們喜歡做的事,減輕自己的壓力,告訴自己能通過這項‘困難’ 去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車輪下 這本書是批判保守、僵化的教育。老師一心想喚醒學生快速成長,並除去年輕人先天粗野的精力和慾望,成為典型乖學生。換言之,學校的使命是以壓力抑制和管束學生,使他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一份子,喚醒並擴張本身的特性,帶來完美的成就。但正因學校過度抑制和管束學生,帶來過多的壓力,令學生的心靈受到折磨。最後甚至選擇以自殺來解決事情。好的文學作品貴在寫作,亦貴在對人生世相的深致見解。文學研究者周惠玲認為「千萬不要鬆懈下來,否則會掉到車輪底下去。」這句仿佛看見從前的自已。如今,她成為教師,看着這一代的年輕學生,依然在巨大的車輪上奮力求生,甚至比當年更加艱困,卻感到無能為力。她慶幸自己沒有成為另一個漢斯,從閲讀《車輛下》,令她開始探索世界的地圖,也努力了解生命和存在的意義。而我就認為書中校長不希望我們活在車輪下,難道活在車頭既陰霾又好嗎?社會快車只有車頭能行嗎?亦要有車輪、車盤、汽油、柏油路才可以走得更遠。而人生可以是快車,也可以是船,可以是飛機。重要的,不是成為哪一種交通工具,而是為自己做理想既選擇,同時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讀書當然有壓力,只要唔好被壓力帶走,得過且過就好。青春適宜奮鬥,適宜懷著夢想,適宜擁抱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一步一步奮鬥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