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

微震動的雲舟上一隻喜悅的靈魂

我孱弱的肩向盆景那邊傾斜

影子靜靜伏在花下,一隻憂鬱的貓……

開口說點甚麼吧乘柚子的香,說點

歡喜的話讓我樂觀;我已經太焦慮

疲憊過了,我想要寧靜,平安

----楊牧〈樓上暮〉(一九九二、九)

楊牧攝於東華大學,相片見於楊牧臉書專頁。

楊牧攝於東華大學,相片見於楊牧臉書專頁。

文/須文蔚

 

楊牧老師今天安寧離去,圓滿走完一生,盈盈師母最後讀了《雲舟》給他聽。

 

雲舟                      楊牧 

凡虛與實都已經試探過,在群星

後面我們心中雪亮勢必前往的

地方,搭乘潔白的風帆或

那邊一逕等候著的大天使的翅膀


早年是有預言這樣說,透過

孤寒的文本:屆時都將在歌聲裏

被接走,傍晚的天色穩定的氣流

微微震動的雲舟上一隻喜悅的靈魂

 

 

方才打電話給師母,痛哭。

 

我從中學時就受到楊牧老師作品的震撼,一生閱讀,越來越理解,也越來越讚嘆與佩服老師的淵博與深刻。

 

2000年我答應國立東華大學,兼任「文學傳播課程」,正在掙扎要留在臺北的傳播系所還是到花蓮?上了往花蓮的飛機,靠窗坐下,楊牧老師就靜靜坐在我身旁。我震動不已,是老師帶我到花蓮的!

我在三年前提出「楊牧學」的建構,因為楊牧是當代華文文學世界中經典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與評論家,又兼擅編輯與出版,他自詡為中國健全的知識分子,和歐洲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傳下的典型,當代華文文學評論與研究眾多,是我們這一代學者要努力的功課。

楊牧早期以「葉珊」筆名發表新詩。

楊牧早期以「葉珊」筆名發表新詩。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東台灣的花蓮縣,奇萊山、太平洋與花東縱谷都成為他詩文中的秘密武器。15歲在花蓮中學高級部就讀時,就以「葉珊」筆名發表新詩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野風》等刊物,協助陳錦標編輯詩周刊於花蓮《東臺日報》,展露創作與編輯的才華。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先後取得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以及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麻薩諸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並曾回台擔任臺灣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以及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講座教授,現任東華大學客座講座教授。

 

1972年發表《年輪》時改用筆名「楊牧」,此後無論發表詩、散文與論評,一直沿用至今。曾參與《東臺日報》「海鷗」詩周刊、《創世紀》、東海大學校刊《東風》、《現代文學》、《文學評論》等刊物編務,並與林衡哲合編志文出版社之「新潮叢書」,其後接掌「洪範文學叢書」主編。曾獲青年文藝獎金、詩宗社詩創作獎、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花踪世界華文文學獎與紐曼華語文學獎等。楊牧的文學創作已經翻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蘭文等,是少數受到國際漢學界高度重視的台灣作家。

楊牧發表於《創世紀》30周年紀念號中對台灣現代詩的評論。

楊牧發表於《創世紀》30周年紀念號中對台灣現代詩的評論。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的讚詞相當扼要地點出楊牧的貢獻:「堅持文學創作四十餘年,詩、散文、評論、譯作均卓然成家。詩意的追求,以浪漫主義為基調,構築生命的大象徵。散文的經營,兼顧修辭與造境,豐富臺灣的抒情傳統,評論的建構,融匯美學涵養與人文關懷。楊牧先生創作風格與時俱進,不追逐流行,不依附權力,特立獨行,批判精神未嘗稍減,允為臺灣文學的重鎮。」

 

楊牧對文學貢獻卓著,他詩中浪漫主義精神、展現抒情傳統、變革出戲劇獨白體擴大敘事的能量、他以極致美的追求,繼受詩言志傳統,平衡抒情與敘事,開創現代詩的典範。同時,楊牧以詩的美學融入散文中,使得他的散文富有詩的韻味、入世的批判以及哲理的思辯,卓然成家。

 

在眾多的評論中,多集中在楊牧浪漫詩人的特質上。誠然楊牧服膺雪萊,因其彰顯了挑戰權威、反抗苛政與暴力的革命精神;他推崇葉慈,因為其得十九世紀初葉所有浪漫詩人的神髓。我發現,老師晚期詩作中頗有表現主義的抽象美感,如何以更多元的美學觀點評論楊牧,應當是後續研究者可開展的道路。

楊牧作品《禁忌的遊戲》。

楊牧作品《禁忌的遊戲》。

楊牧在翻譯上也著有成績,舉凡早期翻譯西班牙詩人洛爾伽(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的《西班牙浪人吟》,或在1997年以後陸續出版的《葉慈詩選》、《英詩漢譯集》等,都展現了楊牧精湛的翻譯與詩藝。此外,楊牧所翻譯詩歌,往往與其創作有互文關係,例如洛爾伽的詩作與詩人之死,直接影響了楊牧詩集《禁忌的遊戲》中的同名詩組,轉喻哀嘆台灣的白色恐怖與政治禁忌,還有待熟悉西班牙文學與台灣文學的研究者加以比較與闡釋。

 

近年來研究者開始重視中國文學抒情傳統在現代文學創作的影響,也試圖分析抒情作為華文文學現代性,以及現代主體建構上的又一面向 。有關《詩經》對楊牧的影響,以及楊牧系列以古典為題材的長詩中,如何保有抒情的意涵,轉化敘事的元素,應當都是在「楊牧學」的建構上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議題。

楊牧作品《詩經研究》。

楊牧作品《詩經研究》。

 

楊牧既是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與評論家,又兼擅編輯與出版,作為文壇典律化的守門人,楊牧在文學社會學上的影響力,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發掘與探索。尤其他自詡為中國健全的知識分子,和歐洲文藝復興人傳下的典型,研究其繁華如星斗的文字,研究其真摯又獨立的人格,對每一個進入他浪漫世界的評論者而言,固然會迂迴在他孤獨而深刻的心靈旅程,也會隨著深入旅程,更體會到真與美的極致,這是「楊牧學」建構上最迷人的風景。

 

師母說,楊牧老師會回到花蓮,在海岸山脈上,在花東縱谷的起點,俯視他最喜愛的故土與校園。

 

我兩天前貼出老師的詩句,今日重讀,相信是老師給我們的一種心情,他沈睡了,他就此寧靜與平安:

 

我孱弱的肩向盆景那邊傾斜

影子靜靜伏在花下,一隻憂鬱的貓……

開口說點甚麼吧乘柚子的香,說點

歡喜的話讓我樂觀;我已經太焦慮

疲憊過了,我想要寧靜,平安

----楊牧〈樓上暮〉(一九九二、九)

〈樓上暮〉一詩來自楊牧詩集《時光命題》。

〈樓上暮〉一詩來自楊牧詩集《時光命題》。

(本文為作者臉書在3月13日19:01分享的文章,得作者同意,授權本網站上載。)

附加資料:

楊牧數位主題館:http://yang-mu.blogspot.com/p/biography.html

【2014向楊牧致敬】紀錄片:

78264478_538681033346753_7576575674559758336_n.jpg

作者簡介:須文蔚,詩人,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楊牧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東吳法律系學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博士。創辦台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等。出版詩集《旅次》與 《魔術方塊》、文學研究《台灣數位文學論》、《台灣文學傳播論》,報導文學《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時報文化);繪本《月牙公主》(秀威少年)等。